2019-12-01
林芷揚
57歲的林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每天替全家人張羅三餐,不抽菸、不喝酒、生活規律。不過,她偶爾會咳嗽長達一個月以上,自認為是小病症,始終不以為意。直到去年五月,林女士做身體健康檢查,發現肺部有小塊陰影,才驚覺不對勁!
閱讀更多
2019-11-17
小虎文
「我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那時候的醫療沒有很發達,可是大家都過得很快樂,那是很自然簡單的生活......」陳秀丹醫師,十多年來她站在最前線,為勢孤力單的末期病人爭「生死權」!能有這份打樁入心的決定,源自於她單純的快樂童年。
閱讀更多
2019-11-09
林芷揚
王小姐日前參加旅遊團返家後,發生感冒咳嗽情形,因為一時工作忙碌,心想應該會自然好轉,沒有多加注意,照常上班。幾天後不但咳嗽加重,還因發燒、呼吸困難、手指末梢發紺,緊急送醫,住院治療一周才順利出院。
閱讀更多
2019-10-16
林芷揚
60歲的呂姓男子,因為胸悶、高燒不退到急診就診,住院期間心臟、及胸部檢查都沒有任何異樣,卻竟然發現感染一般人不容易得到的「豬鏈球菌」,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是豬肉販。
閱讀更多
2019-07-14
郭依瑄
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死亡率第一名,由於早期發現不易,建議民眾善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可早期發現肺癌,萬一罹癌也不要輕易放棄,目前已有許多新藥,積極治療都還有一線生機。
閱讀更多
2019-05-09
郭依瑄
一名50歲女士,身體還算健康,過去也沒有慢性疾病史,卻因不明原因的氣喘產生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就醫也未見改善,使她十分驚慌,於是輾轉來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就診。
閱讀更多
2019-04-25
吳思瑩
急性咳嗽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症狀,從急性演變成慢性咳嗽,中間還有亞急性階段。「急、慢性咳嗽是以發作時間長短來區隔,急性是4周內,4∼8周稱為亞急性,咳嗽超過8周以上即為慢性咳嗽。」
閱讀更多
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2019-02-25
林芷揚
一名年近90歲的謝姓出家師父,去年因不斷咳嗽就醫,發現罹患肺腺癌晚期。師父表示他不怕死、不執著求生,原想返回寺廟等待死亡,但醫師解釋癌症晚期也有治療方式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師父才決定接受治療,目前仍持續為信徒講道。
閱讀更多
5/ 7
第 5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