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林靜君談心室
CoCo李玟身亡震驚全球華人圈,她是橫跨幾個世代人的集體記憶,隨著她的離去,自己的某些部分也不見了,取而代之是失落與個人生活現實的困難被喚起。因為是熟悉的名人,我們在哀悼與惋惜之際,會在她生命故事裡的章節,投射出個人的議題,尤其是有憂鬱傾向或是憂鬱症的患者,當這些消息環伺在生活周遭,更激化原本就無法停止的負面思考……
閱讀更多
2023-07-06
胡肇芳 整理
台灣的醫療資源和健保體制享譽國際,也讓許多久居在台的外國人都稱讚不已,但到底在美國看醫生有多貴呢?婦產科名醫鄭丞傑分享,6月底去阿拉斯加旅遊,滑雪時意外摔倒,掛急診檢查發現肋骨斷了兩根,在急診室躺了6小時,期間做了抽血、驗尿和電腦斷層掃描幾項檢查,並和醫生交談6分鐘,最後竟收到台幣41.5萬的天價帳單,讓他感嘆「台灣人實在太幸福了」。
閱讀更多
2023-07-05
黃明惠 整理
炎熱夏天,身體若缺水、電解質,嚴重恐會中暑。其實除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之外,營養師也建議可以透過「吃」解渴!營養師余朱青推薦6種食材,每種含水量都高達90%以上,不只健康,還能幫助消炎、消水腫,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不過,水果雖然可以補充水分但不宜完全依賴,民眾也可藉由吃蔬菜增加水分攝取量,並提供其他營養如鉀、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呼籲,碰過許多有泌尿問題的患者,都是因為水喝不夠,因此推薦大家,如果真的討厭喝水,就從「吃水」開始做起。
閱讀更多
2023-07-04
林暐鈞
自律神經失調,如今已是現代的文明病,在這充滿緊張、恐慌的時代下,如何平緩自己的情緒,自在生活?對此,卓越健康診所、Hi-Q褐藻生活館主辦,以《現代人文明危機自律神經失調》為題,於7/3登場,邀請台灣整合醫學推廣協會理事長劉士銘醫師主講,陪伴大眾找回輕鬆自在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6-30
NOW健康
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健保資料庫發現,因精神相關疾病就醫人數2021年達145.4萬人,較10年前的2012年94.0萬人,成長約54.8%;另觀察統計數據,領有慢性精神病重大傷病卡近20萬病人中,約有5成是思覺失調症,顯示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正逐年增加,需要長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3-06-27
郭美懿
入夏後氣溫居高不下,許多人都躲在室內吹冷氣避暑,但從高溫室外陡然進入冷氣房,卻可能造成頭痛、流鼻水、氣喘、皮膚癢、眼睛乾澀不適,甚至是肩頸僵硬、下肢無力等「冷氣病」。為什麼吹個冷氣,就產生這麼多毛病?又該如何預防與緩解?
閱讀更多
2023-06-27
照護線上
「醫師,我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了!」李先生開心地說。從學生時代開始,李先生便飽受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四肢、軀幹之皮膚都有發紅、脫屑、極度搔癢的病灶,經常抓到破皮出血,也有許多滲出液。因為癢得很厲害,晚上的睡眠品質很差,白天上課精神就不好。為了不想遭受異樣眼光,遇到游泳課時,他總是得找理由請假。
閱讀更多
2023-06-16
孫茂峰, 王宏銘, 張絜閔
有句俗話說:「醫生怕治嗽,土水師怕抓漏。」中醫的經典《黃帝內經》曾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意思就是咳嗽不單是肺系疾病的問題,還會牽涉到五臟六腑。
閱讀更多
2023-06-07
郭美懿
進入節氣「芒種」之後,天氣轉為潮濕悶熱,許多人會選擇喝冰水來降暑氣,但中醫師卻提醒,這種天氣型態喝冰水會越喝越渴,反而是適度曬曬太陽,對健康更有幫助。
閱讀更多
14/ 30
第 1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