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蘇家宏 律師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遺囑,是最後一次管理財富的機會。就算只有十萬存款,也要留給最在意的人。
閱讀更多
2024-07-08
彭蕙珍
今年上半年預售屋熱銷,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今年的成屋及預售房市,是低總價2~3房熱銷,一個人的武林。他提醒,以低首付包裝的房市,如同「包裹糖衣的毒藥」。信義房屋代銷事業部主任林暐哲指出,今年不管是成屋(中古屋)與預售屋市場都是「供不應求」,其中,在台積電、輝達設廠議題的地區,都讓民眾趨之若鶩出手購屋。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費者有「FOMO」(錯失恐懼症)。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來,雙手舉高,嘴角上揚,大聲笑出來,要露出八顆牙喔 !」在公園裡帶愛笑瑜伽團練,總常常看到有些長輩不好意思張口大笑,除了有損美觀的害羞外,最棘手的就是缺牙與口臭問題,尤其長期有抽菸、喝酒習慣的男性,口腔問題大多會讓他們失去自信。
閱讀更多
2024-07-05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7
Q:我是雅芳,今年56歲,老公57歲,我跟老公都是再婚,老公是二婚,我是三婚,兩人雖各有先前婚姻留下的兒女,但都獨立了。我老公從5年前開始上健身中心,以前一週1~2次,但近2年幾乎天天下了班就去,連晚餐都在附近吃,偶而回家再出門,也是噴了香水才去,跟我幾乎沒有任何交集,一吵架就說要趕我出門、要離婚!我覺得他應該是有外遇,不知為何我們會變成如此稀薄的關係?我也想離婚,但擔心什麼也拿不到,他的不貞是否可以成為離婚獲得贍養費的有利根據?我們雖然都是再婚,但交往同居10年,正式登記結婚10年,因為各有子女,是很慎重才結婚的,實在不知道為何會走到這狀態?我原本在上班,今年公司收了,才變成專職主婦。在家時間長,越來越難忍受不照面、不溝通,也不分攤家用的老公,這樣的男人,我還要他做什麼?其實我老公是高層主管,年收入至少300萬,但他對我苛刻,尤其近2年,家裡 花 用幾乎都是我在出,他的詳細收入或銀行帳戶從沒讓我過目。我們婚後10年一直是租房,曾提議他把年終獎金存起來比較好,但只要提到錢,他就不開心。不過,我最近打開他的電腦,發現他每個月都拿好幾萬元給他離婚的次女,而且每月還在支付已過戶給前妻的房子貸款;但對我,除了現在住的房子租金外,他幾乎什麼錢都不出!他賺的多,卻不給家用,甚至連衣服鞋子也都是我買給他,這樣他還背叛我!我公司對面就是他的健身中心,以前來不及搭捷運或下班後有事,拜託他開車送我,他總說「浪費汽油」,但他每天去健身中心都開車, 花 錢在前妻、女兒或自己身上,他不心疼,就是不肯為我 花 一點錢!我覺得最近2年他的行徑實在可疑,不僅練得肌肉如年輕人,出門注重打扮、灑香水,還非常小心手機,洗澡時都藏起來,我覺得他是出軌了。我從垃圾桶撿到一些看起來是跟女人外宿或吃飯的收據,吵架時他的言語暴力也用手機拍下來,這樣對我提離婚是否會有利?我現在遭資遣,雖然有一筆遣散費跟積蓄,今後或還能找到工作,但若離婚搬出去住,生活水準顯然會降低;而且20年我為他付出許多,離婚很不甘願!如果想從他那裏獲得一些補償,該怎麼做才好?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老頭子」從年輕時就喜歡到處服務他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總是全心全意,他從公車司機的崗位退休後,更是全職投入公益服務。但我認識他七年多以來,從沒見過他的家人一起來參加協會的活動,他總是說家人忙。
閱讀更多
2024-07-05
老黑(田臨斌)
18年前,我45歲離開職場時還沒有FIRE (財務自由,提早退休)這個名詞,過去幾年逐漸發展成全球上班族熱門話題,在台灣相關討論幾乎全集中在投資理財,這和FIRE內容有偏差,因為雖然理財是必要條件,卻遠談不上是全部條件。
閱讀更多
2024-07-04
高小鳳
老後失智很常見,但張姮燕的父親50多歲退休就病發,來不及一圓環遊世界夢想;眼看父親從正常到失憶,張姮燕與妹妹決定趁父親臥床前,帶他出國圓夢,「他或許不記得去過哪裡,可是我們活的人會記得。」
閱讀更多
2024-07-04
黑川伊保子
如果將年輕時的身體設為一百分,接下來的日子,分數會緩步減少。但是這不是必須悲傷,也不是必須逆轉的事。因為細胞和神經系統在充滿了旺盛活力下死去是件相當痛苦的事。活跳跳的心臟驟然停止,光是想像就很痛苦。事實上, 經歷過這種狀況而生還的人, 也是這麼說的。
閱讀更多
2024-07-04
詹姆斯.霍利斯
外遇確實擁抱了我們失落的靈魂。然而外遇通常會帶來更多的悲傷和失落。一位明智的治療師,馬伊.羅姆曾經說過: 「你得到的麻煩不值得你 花 心思這麼做。」 但你可以試著把這些話告訴一個外遇中的人,或試著告訴一個被伴侶的外遇所傷害的人看看,他們可能不這麼想。
閱讀更多
2024-07-03
李瑞瑾
「如果早點就會自己理財,才不會聽理專介紹亂買,還賠那麼多。」現年67歲的私立大學退休教師余先生,回顧過去30多年的投資經驗,是一段不斷犯錯、吃虧的艱難旅程。
閱讀更多
18/ 30
第 1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