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NOW健康
隨著愛美需求和口腔健康意識提升,現在成人矯正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碧礽牙醫診所院長吳碧礽指出,在少子化因素下兒童矯正變少,加上隱形牙套已相當普遍,與傳統大鋼牙相比,矯正過程低調不易被察覺,因此不少人更願意投資在牙齒的功能與美觀。
閱讀更多
2024-04-26
郭美懿整理
知名作家瓊瑤甫於4月19日歡度86歲生日,卻無預警宣告將停更有2.9萬人追蹤的臉書,讓許多粉絲感到不捨。瓊瑤坦言,長期發文傷害視力、體力和精力,又會耽誤睡眠,卻因沉浸讀者留言中,而成為自己最不捨的「甜蜜負擔」。但近期因身體上諸多「小毛病」,已不允許她再如此奢侈,將會慢慢淡出社群。
閱讀更多
2024-04-26
林靜芸 醫師
根據聯合報113年1月30日的報導,曾獲父親楷模表揚的男子,無法安撫多重身心障礙的兒子入睡,以手機充電線勒死兒子,被判刑四年。報導指出父親照護兒子近20年,悉心撫養,也帶兒子四處就醫,參加社福團體課程,讓兒子學技藝和人際相處,自己也不斷學習如何改善親子關係。由於承受長期照護的壓力,這位父親罹患憂鬱症。案發前適逢員工離職,父親需要獨力完成工作,加上兒子治療成效不彰等等多重壓力,才會犯案。
閱讀更多
2024-04-25
呂秋遠
最近想要寫遺囑的老年朋友們越來越多,例如她。她的年紀已經將近80歲,看起來還是精神矍鑠。「律師,我要剝奪我先生的繼承權。」「你們離婚就好了,一旦他不是你的配偶,就不能繼承你的財產。」「不能,因為我的財產比他多,一旦離婚,我要分配財產給他,我不甘心。」
閱讀更多
2024-04-23
丁菱娟
不管我們的價值觀如何,我們的孩子就是在不同世代長大,他們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只要不妨礙別人,我們就必須尊重,也必須學習——小孩長大就是「別人」,別人的事不要管太多,提醒無用就接受。
閱讀更多
2024-04-23
郭美懿
花 蓮4/3發生規模7.2強震,強度僅次於921大地震,連日以來餘震不斷,4月23日在不到12小時內發生上百次地震,其中包含兩次芮氏規模6以上的全台有感地震。地震連夜搖不停,讓許多民眾輾轉難眠,甚至明明沒有地震,仍覺得頭暈、平衡困難。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女性、高齡者以及住在高樓層者,最容易出現「地震症候群」,這是一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若症狀嚴重要影響生活,應尋求專業協助。而 花 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則分享,民眾可以透過中醫穴位按摩,幫助自己安心寧神。
閱讀更多
2024-04-22
郭美懿
「每次工作到很累,就會想趕快退休,但我不想等到65歲,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拖太久!」Podcast節目「1968退休倒計時」主持人阿佳說。身為6年級後段班的她,有著同齡人共同的焦慮:好想退休,卻又不知怎麼做?直到一位職場前輩驟逝,讓她決定開始行動,從身、心、靈3個方向著手,追求健康、財富與靈魂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24-04-19
NOW健康
乾眼症是眼科門診中常見的文明病,除了環境因素、體質狀況、生活習慣外,由於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和智慧型手機,導致眨眼頻率減少、淚水分泌降低,使得罹患乾眼症的族群愈來愈多,甚至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眼科醫師提醒,乾眼症應及早治療,以免長期影響角膜,嚴重恐造成不可挽救的視力損傷。
閱讀更多
2024-04-19
林靜君談心室
「我男友去年車禍受傷,目前還在復原中,他很需要我每天能陪伴他說話,他曾說陪伴是相愛的基礎,如果沒有陪伴如何培養出感情?但我這陣子因為工作忙不太能陪他,有請他體諒我,等我忙完就能有比較多時間相處,但事情還是忙。不知道該如何跟他溝通?」一位熟齡讀者來函傾訴她的困擾,這也是熟齡親密關係裡常會遇到的問題。因為諮商工作,而有機會與不同年齡層的當事人探索戀愛這門功課,深深感受熟齡期親密關係有它的特別性,要談一場成熟大人的戀愛,需要關照的面向很不一樣。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