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張家麒
Omicron讓本土疫情大爆發,外界人心惶惶,深怕進入到社區造成疫情難以控制,醫療系統崩潰!對此,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於臉書分享,Omicron的「4個超級」,其中超高的傳染力和難以阻斷傳播的特性,使得該病毒在全球肆虐。
閱讀更多
2022-01-22
蕭婷方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爆發82例本土確診,全台7縣市都有確診足跡,不明傳播鏈與感染源持續增加中。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受訪時直言,台灣已經無法靠精準疫調圍堵病毒擴散,只能尋求被動「減災」、難以主動「清零」,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蘇益仁強調,台灣仍有20%左右長者尚未接種基礎劑,且「65歲以上長者」及「高危險群人口」兩族群,即使接種完二劑仍有高比例重症率與死亡率,直言台灣目前還沒滿足與病毒共存的要件,呼籲民眾仍要確實防疫、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
閱讀更多
2022-01-22
張家麒
英國 有位護理系的女學生名叫華頓(Mea Walton),她前後總計染疫了4次!即便已經打了兩劑疫苗還是確診了4次,年初得知自己「又」再次確診的時候,她驚呼「再也不想得到它(染疫)了!」
閱讀更多
2022-01-21
林信男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傳染力更強的變異株Omicron,讓疫情前景,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究竟該堅持「清零」或選擇「與病毒共存」,各界看法不一,難有定論。
閱讀更多
2022-01-20
張家麒
Omicron肆虐全球,許多國家單日確診數破萬,成為當前流行的新變種病毒,其初期觀察發現染疫者多為輕症,但能用一般感冒看待嗎?千萬不可小看它!根據最新研究指出,高達四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所謂「腦霧」(Brain Fog)的症狀,不但影響工作表現和日常生活的記憶,更可怕的是,有可能會成為陪伴你終身的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2-01-18
鄭閔聲、李易紓整理
海基會前祕書長焦仁和的女兒、歌手張懸(安溥)週二(1/18)突然在演唱會上宣布,在下午和動畫導演老公蘇柏維辦好離婚手續、已經拿到新的身分證「現在是單身」!41歲的安溥,是在2019年8月登記結婚,9月生下小孩,「大家看到我好好地站在這裡、身心很良好,往後的人生中會繼續轉換、調適身心,把這件事當健康的事,對我而言是光明開朗的。」安溥說,自己離婚後的第一件事是染頭髮,然後在身心健康的狀況下,去看心理諮商師,「想要透過第三人更了解自己的身心靈健康,就像沒事做個臉,每年給自己一兩個額度,這也是我送給小孩的禮物,這樣才能做身心都健康的媽媽」。她也有感而發說起,最近很多藝人離婚,讓她「受教許多」:我不想用公眾人物的角色去說離婚這件事,因為我不是唯一的主角,我希望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像是我和我的永遠的好朋友,能繼續作「好朋友」。安溥更感謝前夫蘇柏維:「全華人世界最了不起的男人就是我的前夫,跟我結婚是很勇敢的一件事,除了感激、還是感激。」以下為今周刊2013年專訪,一窺安溥的內心世界。
閱讀更多
2022-01-14
查爾斯‧韓第
隨著年紀的增長,當夫妻生活抽離孩子照料、工作忙碌的人生階段,邁入退休後的彼此貼身相處,往往考驗著伴侶間對於新相處模式的適應。本文的作者同樣面對著事業有成,妻子卻在50歲那一年,向自己提出辭呈的錯愕窘境。他提筆寫下身為過來人想給後輩的提醒:「我有個心願,希望到了適當時候,你們會墮入愛河,開啟長久而專一的伴侶關係,無論稱之為婚姻或其他什麼都好。作為人生和未來家庭的基石,最美好的莫過於伴侶關係。但就像其他關係一樣,婚姻維繫起來並不容易。我能幫的最大的忙,大概就是告訴你們我是怎麼走過來的,希望你們能從中吸取一些教訓。」
閱讀更多
2022-01-12
翁申霖
新冠(COVID-19)病毒步步逼近社區,隨著本土染疫個案愈來愈多,加上有多位確診Omicron變異株,國內疫情再拉警報。國外有不少案例顯示Omicron症狀包括流鼻水、頭痛、疲倦等,令人難以分辨是感冒還是染疫。對此,國外有資料顯示,一旦出現「3種特殊症狀」就要多留意是否確診。
閱讀更多
2022-01-10
林信男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Omicron變異株使染疫人數居高不下,台灣桃園機場群聚感染事件,也持續延燒,導致民眾人心惶惶,就怕全台「重回三級警戒」。
閱讀更多
2022-01-07
蕭婷方
世界疫情再起,隨著年節國人返鄉人潮強勢進入台灣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6)日更鬆口,Omicron病毒已經進入本土社區,「有幾波傳染可能性」,台灣的防疫韌性再受挑戰。據衛福部統計,至今日為止,Omicron確診者累計已達150件。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本土感染12名確診患者、境外移入138例個案,全數都完整接種2劑疫苗、屬於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目前以擴大匡列隔離、採檢,及調整第3劑接種策略因應。不過,公共衛生專家、長庚大學副校長許光宏提醒,當境外移入確診個案越來越多,防堵境外戰場延伸就是重點,「現在社區已經有個案(入境逾14天後才發現確診者)才要出來了!」若未儘速建立返國旅客流向追蹤機制,恐成防疫破口。
閱讀更多
15/ 30
第 1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