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郭美懿
我有個朋友是長媳,因為協助先生照顧公婆,必須介入整個家族為照顧產生的紛爭,她要跟夫家做協調,也要跟自己家裡人做協調,「公婆老了,父母也老了,她一個人照顧4個老人家,然後她身體就垮了!」這是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好友的親身經歷,「我們都來到這個年紀,或者是我們的父母也來到了這個年紀…當父母老後,我們到底該怎麼孝順我們的父母?」
閱讀更多
2024-09-27
郭美懿、林暐鈞
台灣將在明(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活到老,也要活到好、活得有尊嚴與健康,這就需要預先做準備。《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以及北市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針對「理想熟年規劃」來做分享。
閱讀更多
2024-09-27
蘇芳禾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今周刊舉辦2024年第八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精神科權威、暢銷書作家和田秀樹(Hideki Wada),分享「為自己打造隨心所欲的幸齡人生」。不同於大部分醫生叮囑「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和田秀樹認為,補充足夠營養,做想做的事就可以了,「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才是長者最重要的心態!」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致詞時表示,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會超過20%,政府、社會、企業到家庭準備了多少?梁永煌說,今周刊每年舉辦的活動中,這是最有急迫感的,論壇邀請日本老年醫學的權威、在此領域耕耘長達35年的和田秀樹專講,也邀請許多專家從各面向分享如何面對老化。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呂建德致詞時指出,總統賴清德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重視長者在各面向的生活,台灣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是挑戰也是機會。他說,政府長照3.0預算從824億再擴大到926億,關懷據點破1萬5千個,未來結合長照輔具和AI技術、「大家醫計畫」等,加強推動長者照顧,迎接超高齡社會,同時創造更多價值。
閱讀更多
2024-09-09
郭美懿
想像中,出家人的修行不沾凡塵,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宗教師顧問釋普安卻「入世」得很。安寧病房的工作,讓她經常需要握著臨終病人的手,或試圖平靜面對至親即將離世而歇斯底里的家屬。她照顧的也不只是佛道教徒,更多是其他信仰或無神論者,甚至打破戒律,陪著病人一起翻聖經、唱詩歌。18年來她如同擺渡人,為上萬名病患送行,有市值逾百億的企業總經理、不識字的童養媳阿嬤、也有大半輩子關在監獄裡的黑道流氓,甚至是出生僅48天的新生兒。她說,來到臨床後,對「苦難眾生」4個字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安寧病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閱讀更多
2024-09-06
中時新聞網 綜合報導
今周刊編按: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最新9月配息出爐!每股預計配發0.16元將於9/19除息,是今年以來第2度縮水,年化配息率為9.72%跌破10%,10/16入帳。
閱讀更多
2024-09-0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父母是孩子在成長時期的最重要支持系統之一,許多人習慣用「負向語言」來試圖激勵孩子:「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這有什麼好哭的,丟臉!」或許這只是表達父母的期待、或希望孩子做得更好的期許,但這些由父母帶給孩子的想法,會慢慢變成他們自己的信念價值,然後逐漸成為這樣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閱讀更多
2024-09-04
郭美懿
據勞動部2023年統計,台灣勞工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雖然60後體力、精神不若青壯年,但經濟上有更多餘裕,也更懂得取捨,揀選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擁有1.75 萬人 追蹤的YouTube頻道「60後的幸福生活(60歳からの幸せライフ)」,就分享了3個人生智慧,幫助大家在步入熟齡後擺脫身心負擔,過得更清爽!
閱讀更多
2024-08-19
林暐鈞
每一個人面對親人離世時,都有不同的悼念方式,你以為的怪異,也許只是他消化悲傷的儀式。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有一位死亡咖啡館學員的父親過世後,每晚照樣打電話給父親。」話筒另一端不再有回音,但愛仍延續,「家人叫她別再打導致她憂鬱症,後來我們一起陪她打,走過低潮,她還出書幫助走不出喪親痛苦的人!」現年60歲的郭慧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10年來透過咖啡館推廣生死教育,影響逾5 萬人 ,以「擺渡人」之姿助人脫離心痛、邁向下階段人生,「只要上天願意給我更多時間、金錢、體力、智慧,我都願意做。」
閱讀更多
2024-08-16
郭美懿
今年夏天特別熱,許多人狂吃冰品消暑,但可要小心別誤踩高糖地雷,讓血糖劇烈波動!有醫師就分享案例,表示52歲女病患原本血糖控制良好,但入夏氣溫動輒飆破30度,她大啖剉冰消暑,雖刻意將「糖水減半」,但因為愛吃芋圓、粉圓等高醣配料,血糖還是狂飆。醫師也建議,如果真想吃冰,剉冰比雪花冰好,霜淇淋較冰淇淋熱量低,改用杯裝而非甜筒,都是較好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24-07-21
黃明惠 整理
衛福部繼去(2023)年針對15至30歲年輕朋友,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後,再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適用年齡層向上延伸至45歲,盼能給予青壯世代更多心理支持與陪伴,而中央各部會也會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力量,共同促進全民心理健康。「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3次免費心理諮商機會,推出時短短一個月就近乎額滿,顯示政策「投對藥」;今年8月1日起上路的「15到44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預計投入3.36億元,同樣提供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期限至明年12月31日。哪些機構可申請免費心理諮商?符合什麼條件可以申請?8大QA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