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轉移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突破治療瓶頸!降低卵巢癌復發風險,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tCol 2024-04-02

照護線上

突破治療瓶頸!降低卵巢癌復發風險,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卵巢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第三、第四期。台大婦產部主治醫師魏凌鴻醫師說,卵巢癌可能出現腹部不適、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常有患者是到腸胃科就醫,才發現卵巢癌。

閱讀更多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tCol 2024-03-18

楊雅馨

為癌症治療點亮明燈!「19種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健保,最快5月上路,逾3萬名癌友受惠

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大多要透過生物標記檢測尋找基因突變,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能協助癌症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過去必須自費且所費不貲,衛福部日前定案,最快5月起將19種癌別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預計每年有超過3萬名癌友受惠。

閱讀更多

以為中年發福竟罹「卵巢癌」!她用血淚寫千封信,籲員工健檢多做「2項目」: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tCol 2024-03-13

郭美懿

以為中年發福竟罹「卵巢癌」!她用血淚寫千封信,籲員工健檢多做「2項目」: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卵巢癌」死亡率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第7位,死亡人數年增率高達9.9%,也是十大癌症之最。由於卵巢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較難早期發現,加上治療後復發率高,堪稱三大婦科癌症中最難治的癌症。49歲的卵巢癌患者家芸化病苦為力量,認真蒐集資料,寫成一篇「健檢提升卵巢癌期發現」報告,寄發至全台一千多家大型公司,呼籲企業在女性員工的健檢中加入陰道或骨盆腔超音波、抽血檢驗CA-125,為更多女性爭取即早發現的機會。

閱讀更多

答應媽媽「一定把她醫好」卻失敗,母受癌王折磨只剩36公斤…毒物專家: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這些事

tCol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答應媽媽「一定把她醫好」卻失敗,母受癌王折磨只剩36公斤…毒物專家: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這些事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攝護腺肥大」跟「攝護腺癌」不同!診斷罹癌別驚慌,醫:盤點3優勢成治療利器

tCol 2024-03-08

照護線上

「攝護腺肥大」跟「攝護腺癌」不同!診斷罹癌別驚慌,醫:盤點3優勢成治療利器

攝護腺癌是非常常見的男性癌症,好發的年齡層是比較偏高一點,平均大概在60歲到80歲之間,攝護腺癌非常常見,不過我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攝護腺癌相對比較友善,因為攝護腺癌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相對是比較慢的,是屬於一種比較像慢性疾病。

閱讀更多

乳癌轉移仍有機會長期存活!醫師這樣說

tCol 2024-03-07

照護線上

乳癌 轉移 仍有機會長期存活!醫師這樣說

「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停經針已納入健保,幫助患者接受符合國際指引建議的治療,對停經前的荷爾蒙受體陽性 轉移 性乳癌患者非常重要!」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廖國秀醫師指出,多年來乳癌都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的治療也持續進步。

閱讀更多

50後,教導孩子們以事實查核的方式思考!重點不在於想法正確,而是培養能力去思考不同觀點

tCol 2024-03-05

亞當.格蘭特

50後,教導孩子們以事實查核的方式思考!重點不在於想法正確,而是培養能力去思考不同觀點

十年前,假如你告訴艾琳.麥卡錫(Erin McCarthy)說,她會成為一名教師,她會捧腹大笑。當她從大學畢業時,她最不想做的就是教書了。她對歷史深深著迷,但是覺得社會學課程無聊死了。但艾琳想找到方法,替被自己忽視的部分以及被自己遺忘的事注入新生命,於是她開始去博物館工作。

閱讀更多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tCol 2024-02-29

照護線上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40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

閱讀更多

不是有人顧就好!「失智」看護分3階段:早期重陪伴、中期防走失…「這樣做」給家人最好照顧

tCol 2024-02-27

優照護

不是有人顧就好!「失智」看護分3階段:早期重陪伴、中期防走失…「這樣做」給家人最好照顧

在居家照顧中,最費心費力的對象是哪一種?許多有經驗的看護(照顧服務員)的答案,可能不是你想像中的中風、癌末等病患,而是越來越常見的失智症者。他們指出,像中風這樣臥床的病患,雖然多數的事情都要旁人代勞或協助,但照顧起來比較單純,而失智雖然很多人都行動自如,甚至生活上也不太需要旁人協助,但應對他們的行為模式卻相當費心,如果不是非常有耐心的人,可能無法堅持下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