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丹尼爾.高曼, 理查.戴維森
多工任務(multitasking)的想法是一個 迷思 ,因為大腦是不會多工任務的,只會很快的從一個任務(我的工作)切換到另外一個任務(那些好笑的影片、朋友的新消息、逼人的簡訊)。每一次轉換,我們的注意力強度就大大減低了,有時候要花幾分鐘,才能夠重回原本專注的深入程度。
閱讀更多
2023-06-19
陳晉興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閱讀更多
2023-06-19
林依榕整理
近期高股息、季配型ETF深受投資人喜愛,除了0056、00878先前備受關注,搭上大盤漲勢及除息行情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每股配發0.54元、年化殖利率上看10.72%,也成功吸引了許多人買入投資。不過ETF一向被視為較適合保守型、沒有太多時間關注的人,較為合適的投資選擇,一名網友就疑惑表示,關注了不少高股息ETF的表現不比0050差,卻被調侃「高股息ETF只適合退休族買」,真的是如此嗎?
閱讀更多
2023-06-06
謝富旭
一個在職場上腳踏實地、認真努力的人,踏入投資領域,往往會變成好高騖遠、投機取巧的賭徒!為何會有這樣的落差?值得玩味。編按:原文發表於2022-12-26,文中所設計的投資組合在2023-5-31資產總值為115萬元,報酬率12.7%,預期可領現金股利約5.5萬元。讀者有興趣可以自行查看原本的投組情形,投資路上,慢慢來真的會遙遙無期嗎?
閱讀更多
2023-06-02
郭美懿
台灣在1986年首度發現愛滋病本土個案,在那個聞AIDS色變的年代,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洪健清卻是台灣少見早期就投入愛滋病防治的醫師,甚至曾親身試藥,體驗體愛滋病藥物副作用的強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當時還就讀醫學院的他,立下照顧愛滋病患的心願?又是怎麼開始這條漫長的愛滋防治之路呢?
閱讀更多
2023-05-31
段詩潔
隨著台股熱度上升,ETF成為盤面亮點,同獲法人與散戶青睞,《今周刊》也專訪兩位達人,由他們親授ETF投資訣竅。
閱讀更多
2023-05-18
林靜芸醫師
手術後得靠身體的修復來復原,組織修復所需的蛋白質由肌肉供應,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術前補充蛋白質可增加總量,使身體的修復功能最大化。
閱讀更多
2023-05-12
郭美懿整理
台灣每4人就有1人具輕度睡眠障礙,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1年用量超過10億顆,如果以每顆安眠藥厚度約0.2公分估算,疊起來的高度大約是4170座101大樓。研究發現,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體重過重的比例顯著高於睡超過10小時的人,所以睡得好不但有益身體健康與精神狀態,甚至還能減肥!不過,究竟怎樣才能睡得好、好好睡?好食課營養師李宜樺就來破解5個關於睡眠與飲食生活的 迷思 !
閱讀更多
2023-04-21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營養室 詹榮嘉營養師
在醫院,病人或家屬常會詢問創傷後可以補充什麼?最普遍的問題就是,是否可以額外攝取雞精、魚湯,甚至其他的保健食品及營養品等。但營養師提醒,病人住院食慾欠佳,較常吃粥或湯品等熱量密度低的流質食物,容易造成增加熱量、蛋白質不足的缺口,不如多補充維他命A、C、鋅、硒等營養素,有助傷口癒合、提升免疫力。
閱讀更多
2023-04-13
潮健康 編輯部
用「倒退走」的方式下山或下樓梯,真的有比較不傷膝蓋嗎? 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澄清,事實上倒退走路與減少膝蓋受力之間,以過往的文獻來看皆無顯著關聯性;且倒退走還可能增加跌倒與骨折的風險,若膝蓋沒有不適情況,實是無須特別用倒退走的方式保護關節。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