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小梶沙羅
子女、孫輩、配偶因為照護問題,筋疲力盡,最後動手施暴的悲慘事件層出不窮。並不是照護者或是被照護者哪一方有錯,但是,沒有實際體驗過的人,絕對無法了解照護的辛苦。不僅如此,「家裡的事家人自己解決」、「家人照顧理所應當」等傳統的價值觀甚至壓迫著照護者,讓他們無路可走。
閱讀更多
2024-05-20
學老誌/凃奕豪
妻子韓良露即將離世時曾說:「我走了之後,你要有一起吃飯的人。」這句夫妻分離前意義深長的寄語,其實沒說的是——「不要因為我不在了,而連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
閱讀更多
2024-05-16
林依榕整理
18歲隨著國軍來台的劉明芝爺爺,今年高齡92歲,住在榮民之家的他,一輩子沒有娶妻、勤儉度日,為了照顧同袍遺孤、協助他們就學,先前把房子賣了將所得700萬全部捐出。平時一餐靠著一顆饅頭過著簡樸日子的他,最近又將省吃儉用5年積存的50萬元,再捐給榮民之家,善心故事令人敬佩與感動。
閱讀更多
2024-05-14
大衛.布魯克斯
對陪伴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耐心。信任需要時間。善於陪伴的人展現哲學家西蒙.韋伊(Simone Weil)所謂的「消極的努力」 (negative effort),也就是克制自己,有所保留,注意他人的狀況。韋伊寫道:「最寶貴的禮物不是自己千辛萬苦找到的,而是等待來的。」善於陪伴的人會放慢社交生活的節奏。我認識一對待朋友很好的夫妻,朋友都說,跟他們在一起很舒服。他們讓你在飯後願意在他們身邊待久一點,或是與他們在泳池畔的椅子上閒聊。跟他們在一起,你覺得很自然,友誼漸漸變得深厚。如果別人認為跟你在一起很舒服、自然,這可是了不起的才能。
閱讀更多
2024-05-10
數位內容部整理
根據警政署統計,投資詐騙成長快速,從2019年的1894件,去年已高達11775件,佔所有詐騙型態3成比重,其中,65歲以上因投資詐騙受害的,更多達5331人,年增率約28%。而詐騙集團不再只是騙錢,甚至把房子都騙去、更惡劣貸款還拿走現金!有民眾在臉書上分享,自己76歲父親被詐騙集團設局,加入股票操盤的80人群組,用1年的時間博取父親的信任,佯稱投資已經賺進4000多萬,要求付1600萬的服務費,才能拿回4000多萬投資獲利。該位民眾說,因為父親沒現金,詐騙集團哄騙簽約,98坪市價3000萬的房子過戶給詐騙集團的人,更被拿去貸款1600萬。現金也都被取走,損失慘重。桃園蘆竹警方週五(5/10)表示,本案已由新北市永和警分局依單一窗口轉至蘆竹警分局南崁派出所處理,由於被害人在新北報警時未提及房屋被過戶,現已通知被害人出面說明釐清案情,刑事警察局亦主動協助偵辦,警方呼籲民眾若需投資,請透過合法管道,切勿輕信網路投資,以免受騙上當。
閱讀更多
2024-05-09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3
Q:我是淑惠,今年52歲,跟老公育有一對成年兒女。我是獨生女,先生收入不錯、房子夠大,母親7年前 過世 後,我78歲的父親就搬來同住。但大約3年前,父親交往了一位72歲阿姨,我實在無法接受,不知是否有方法讓父親不再迷戀她,至少生活重心別放在那女人跟她女兒身上?因為我覺得那對母女是在利用我父親!那女人喪夫不到1年就跟我父親交往,而且很快就一起去旅行,還讓我父親在她家過夜,丈夫屍骨未寒時就跟我爸打得火熱。我先生半年前因工作調動搬離原來社區,當時我要父親選擇是否一起搬家,父親雖然選擇了我,但1個月裡有一半時間在那女人家,偶而也說要跟那女人旅行,就又幾天不回我家!父親的月退金原本由我管,現在也交給對方女兒接手,雖然不是很大數目,只夠父親一個人生活零用,我偶而還要給他零用錢;但現在除了爸爸賣房留下的老病準備金由我管理之外,他原有的私房錢幾乎都沒了,看來都是跟對方旅行花掉的。雖說那原本就是父親的錢,但我總覺得父親不論肉體或金錢都被她們掏空了。我從一開始就對那女人沒好印象,因為她丈夫 過世 才沒幾個月就跟父親發生親暱關係,而且住的社區離我家不遠,我們很多親友都住附近,父親最初還拜託我們別承認他倆在交往,可見那女人也自覺超快有新歡不堪打聽。雖說現在無須守貞,但他們都高齡了,總要有所節制與忍耐,才能讓人敬愛。最令人生氣的是,那對母女有一塊菜園,現在都靠我父親幫忙耕作,不僅金錢,她們還壓榨父親的體力!現在父親雖然很硬朗,但這樣下去,說不定吃不消而出問題,她們會負責嗎?
閱讀更多
2024-05-07
鄭秋豫
我正在開會,手機又震動了,開會時我是從不接聽手機的。此時我任所長已近六年,業務也早已駕輕就熟,私心竊喜終於即將走下這個職位,再也不必去立法院備詢聽訓,可以回歸我最愛的研究工作。這年我六十七歲,因為已是特聘研究員,可以工作到七十歲,我也已開始規劃未來的三年要解出哪些題目,讓我專治了二十餘年的口語韻律研究,有一個完整的說法。
閱讀更多
2024-05-05
郭美懿整理
已逝女星余苑綺丈夫陳鑒,日前因疑似擔任詐騙集團車手遭收押禁見,讓身為外公的前立委余天急著想把外孫子女帶回家照顧,孩子卻被阿公阿嬤送到其他親屬家、一度失聯,幾經波折才在昨(5/4)日團聚。據媒體報導,余苑綺 過世 時,余天夫婦雖曾想把兩個外孫接回家,但因陳鑒是家族長子,所以希望能照顧兒女,余家也認為小孩不姓余,才沒有堅持要帶回來。然而孩子的爸犯案,能否繼續提供安穩環境,完成余苑綺讓兒女好好成長的遺願,恐怕是余天夫婦最揪心的地方。對此,律師呂秋遠在臉書發文指出,在沒離婚的狀態下,有一方 過世 ,另一方就直接取得孩子監護權,由於余苑綺 過世 ,陳鑒就自動取得未成年子女監護權。即使現在陳鑒因案被押,若余天想爭取改定監護權,也是不容易,因此奉勸「離婚以後,要好好活著」,「人生要好好保重,否則爭取到的一切,都是假的。」
閱讀更多
2024-04-26
郭美懿整理
20241204編按:知名作家瓊瑤今(12/4)驚傳輕生亡,享壽86歲!瓊瑤25歲發表《窗外》出道,代表作品包括《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望夫崖、雪珂、青青河邊草》、《還珠格格》等,逾50年寫作生涯創作百部作品,且幾乎改編為電影與電視劇,成為華人世界跨越世代的共同回憶。據了解,瓊瑤曾交代兒媳秘書4日中午回淡水住處「雙映樓」看看,秘書進門後發現瓊瑤陳屍家中,趕緊通報119,救護人員到場時已無生命跡象。瓊瑤在輕生前7天(11/28),才在臉書以《憶亡夫》─不如歸去─,寫下長文思念亡夫平鑫濤。她在文中寫到,「最近,我忙著為我的人生做一些收尾工作,快要87歲了,我要把一切安排好,我不能步上你的後塵」。 「你去世已經5年半,加上臥床人事不知3年多,再加上失智忘記我的日子,早已超過10年!」瓊瑤感嘆,自己終於可以再度面對夫妻倆那些美好的「當下」、「那間病房」、「花塚」、「在朋友家逗猫」和其他種種……坦言:「我多麼多麼的想你!」字裡行間透露思念之情。而瓊瑤辭世後留下千字絕筆遺書,透露曾經目睹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慘況,而自己不願那樣的「死亡」,強調「我是『火花』,我已盡力燃燒過。如今,當火焰將熄之前,我選擇這種方式,翩然歸去。」但她也呼籲年輕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應該勇敢,要活出強大的「自我」,不要辜負來世間一趟!其實瓊瑤在4月生日當天,曾宣告決意逐步淡出媒體,歷經多年喪摯愛的生活,也在《今周刊》裡讀到一篇「預約我的美好告別」,影響她不斷學習放下。瓊瑤還自創歌曲,祝福每一個人都擁有「快樂與翩然」,她說,這兩樣東西,才是人生追求的極致,「因為有了這兩樣,表示你已經努力過了,沒有生活壓力。你的心靈,是滿足的,自由的,沒有遺憾的!」如今,突然離開眾人離世的瓊瑤令人不捨且震驚,但留下的祝福,或許也不曾少過。
閱讀更多
2024-04-26
林靜芸 醫師
根據聯合報113年1月30日的報導,曾獲父親楷模表揚的男子,無法安撫多重身心障礙的兒子入睡,以手機充電線勒死兒子,被判刑四年。報導指出父親照護兒子近20年,悉心撫養,也帶兒子四處就醫,參加社福團體課程,讓兒子學技藝和人際相處,自己也不斷學習如何改善親子關係。由於承受長期照護的壓力,這位父親罹患憂鬱症。案發前適逢員工離職,父親需要獨力完成工作,加上兒子治療成效不彰等等多重壓力,才會犯案。
閱讀更多
12/ 30
第 1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