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小虎文
擁有2.3萬人追蹤的知名抗癌部落客「星希亞」,在2012年確診肺腺癌4期,歷經化療、標靶、腦部放射治療,一度傳出癌癒好消息,並出書分享她的抗癌日誌。但星希亞在2022年癌症復發,腫瘤移轉腦膜,歷經1年多艱辛治療,仍於昨(4/21)日傳出病逝噩耗,讓人不捨與惋惜。不少網友在星希亞粉專留言表示,曾從星希亞的網誌得到莫大力量,「謝謝妳過去給我母親堅強走下去,以及積極對抗病魔力量」、「謝謝你善良又勇敢的存在啟發很多」、「感謝妳給大家留下一本很珍貴的抗癌手書!成為戰友們的指引」、「謝謝妳的書,在我跌進谷底時給我一道曙光;謝謝妳的話,在我脆弱時給予許多力量;謝謝妳的人,讓我知道第二人生可以如何精彩;最後真的很謝謝妳,謝謝最閃亮的星」。POP Radio聯播網台長、前主播林書煒,也回憶與星希亞的每一次訪談,都從得到她帶來的勇氣與希望,「妳已打完美好的一仗,辛苦了,放心自在去飛吧!」星希亞2012年確診肺腺癌4期後,除了積極抗癌,也投身宣導肺癌防治,呼籲高風險民眾應定期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並參與多場肺癌衛教講座活動等,以親身經驗鼓勵癌友積極治療,不要放棄。她在2月6日的最後一篇貼文提到,自己持續3種標靶、2種化療和中醫針灸治療,將積極尋找其他治療方法,即使病情不樂觀,仍寫下「學會在雨中跳舞」一語,詮釋了她堅定的人生觀——「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發揮100%的努力。」而她從得知罹癌以來,仍樂觀看待生活,致力讓自己的每一天沒有白活,陸續完成看西藏的天空、完成三鐵挑戰、去冰島追極光、學習潛水與衝浪、赴中國大陸漫步長城、西班牙看高第建築等心願清單。她說想要追尋哪些夢想,不要等「有一天」,當每一天都能當成最後一天再過,你是否就能過你想要的人生?以下為《幸福熟齡》在2020年對星希亞的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0/2/20,更新時間為2024/4/22)
閱讀更多
2024-04-22
郭美懿
「每次工作到很累,就會想趕快退休,但我不想等到65歲,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拖太久!」Podcast節目「1968退休倒計時」主持人阿佳說。身為6年級後段班的她,有著同齡人共同的焦慮:好想退休,卻又不知怎麼做?直到一位職場前輩驟逝,讓她決定開始行動,從身、心、靈3個方向著手,追求健康、財富與靈魂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24-04-1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許多失智症患者的親屬,是在接手照顧患者,甚至在患者身故後,才驚覺「失智爸媽的財產竟然都已經被過戶(不動產)、被轉/領出(存款)、或保單變更受益人(甚至解約)了!」
閱讀更多
2024-04-14
中時新聞網 記者吳美觀
買股票賺錢很開心,變成遺產就不太開心了!?有網友提到,父母的遺產有大量股票,沒想到繼承手續繁瑣,讓他們很頭疼。對此,律師表示,背後最大問題在於,擁有太多檔股票,投資過度分散,舉例來說,現值5000萬元集中在一檔跟現值50萬元分散在50家公司,後者繼承人辦理過戶可能就麻煩了。
閱讀更多
2024-03-28
郭美懿整理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已累計17案、造成2死,其中66歲楊姓男子週三(3/27)上午宣告不治,死者女兒悲訴,父親從未有慢性病,一直都很健康,僅僅只是去吃了一次飯,「不到一個星期,人就沒了!」收治楊姓男子的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病患21日到院、23日轉加護病房,27日早上10點多狀況就很不穩定,葉克膜、升壓器、洗腎機器等都用上,但病患的血壓仍持續往下掉,血變得很酸、鉀離子變高,11點多心跳變得不穩定,即便使用強心針、打高蛋白,仍因死嚴重酸中毒、急性腎肝衰竭,在11點30分左右 過世 ,病況宛如煞車般踩不住。
閱讀更多
2024-03-25
數位內容部整理
資深歌手、創作人鄭華娟傳出3/21在德國離世,享壽61歲。滾石唱片在臉書官網證實,鄭華娟的後事目前已有德國親友細心處理。鄭華娟長達近40年創作生涯累積近300首詞曲作品,密集多產展現過人的天賦才華,包括陶晶瑩《太委屈》、張清芳《加州陽光》、《Men's Talk》、優客李林《多情種》、林志炫《蒙娜麗莎的眼淚》、潘越雲《謝謝你曾經愛我》、陳淑華《聰明糊塗心》等都出自她之手。她在中廣青春網主持的「Music Box 音樂盒」,也是不少人在求學過程中必聽的廣播節目之一。
閱讀更多
2024-03-13
陳禾原, 詹祐維
張董膝下有二名子女,多年來苦心經營小型機械加工業,員工持續累積下已達到10人,頗具規模,每日忙進忙出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也累積不少財富,資產除了公司持股外,閒來無事就是到處購買不動產,現金部分,張董覺得公司不大,分離管帳麻煩,多半還是以個人帳戶作為主要收付支出,直接用個人財產支付公司的大小支出。張太太平日除協助張董管理帳戶外,與張董投資不動產不同,張太太則喜歡接觸各類金融商品,股票、基金、期權都有接觸,多年前也在朋友介紹下購買,為家人購買了不少人壽保險。然而,好景不常,張董突然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去世,公司員工知道後都人心惶惶,特別是公司會計,因為會計知道張董都由個人帳戶收支,非常擔憂公司購買原料、員工薪水要如何支付,立即就聯繫管帳的張太太討論,張太太則跟會計掛保證,張董存摺、印章都在她手裡,平常都是她在進出銀行收匯款項,需要時再先用張董名義,直接匯款或領出即可。然而,張太太持存摺印章到銀行取款的時候,行員發現張董已經 過世 ,即立即提醒張太太如果用張董名義繼續領款,可能會觸犯刑法偽造文書罪,且偽造文書罪屬於非告訴乃論罪,即便沒有被害人,檢察官仍會主動調查起訴,建議還是要先去辦理遺產繼承,完稅後再來提領。張太太一聽覺得有道理,便去向國稅局申報遺產稅,但由於張董多年來到處購買不動產,在不動產多年漲價下,核定後的遺產稅竟然高達千萬元以上,張董現金存款根本無法支應,張太太手上的現金也不足,更不用說張董的公司更是需錢孔急。無奈之下,張太太希望申請以不動產去抵繳遺產稅,這時候換二名繼承的子女跳出來反對,因為國稅局核定能抵繳的不動產價值,是以公告現值核定,一筆土地雖經核定價值只有500萬元,但市價早已達1,200萬元以上,用來抵繳稅款顯然不划算,會損害到繼承權利,且二名子女並未想繼承張董公司,亦不願意先出資繳納遺產稅。這下換張太太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在張董存款無法動用下,現今根本不足以支付公司日常營運,眼看公司瞬間要土崩瓦解,萬幸這時張太太的保險業務員來電,在知悉張董 過世 後,立刻協助張太太清點幫張董投保的人壽保險,並申請理賠,在幾天後張太太順利拿到理賠金,這筆現金及時雨,成功幫公司回歸正常運作收支,也繳納了遺產稅,讓張太太能夠接續與子女慢慢商談遺產分配問題,躲過了一場大危機……
閱讀更多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24-03-08
廖心筠
每次到府整理遺物,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物品,而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畫面。說到底,我們整理的不只是物品,而是一段回憶。唯有願意鬆手,和過去好聚好散,才能敞開雙手擁抱未來。
閱讀更多
2024-03-04
胡肇芳 整理
知名歌手張洪量2008年和立陶宛籍體操選手吉卡特麗娜瑟爾烏(Jekaterina Servut,暱稱Kate)結婚,育有一對子女,Kate在2021年底因肝功能惡化,於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換肝手術成功。不料傳出她在換肝1年後因肝臟發生異常,於2022年不幸病逝,而張洪量去年在馬來西亞舉辦演場會,提到妻子時數度泣不成聲。根據榮總衛教資訊,肝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大約7到9成以上,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受贈者當時病情的穩定度。如果病情危急,相對的手術風險就會高,成功率就比較低。如果手術一切順利,又沒有排斥、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發生,平均在3週到1個月內就可以出院。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