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63歲盧媽媽回想起17年前罹癌時的身體不適,當時腹脹、腹瀉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或是更年期症狀,但後來一次嚴重腹瀉,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沒想到卻發現了2顆如葡萄柚般大小的晚期卵巢腫瘤。
閱讀更多
2018-09-14
寶瓶文化
因急病逝世,對於死者的家人和醫護人員而言都稱不上安詳,我們需要時間找出病因,家屬需要時間告別;然而,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閱讀更多
2018-08-13
林文欣
當我們不斷透過學習成長來淬煉及提升自己的心靈時,我們的命運就會越來越好,好命及好運是心靈層面,而不是物質層面,我們總是弄錯方向,以致終生徒勞一場。
閱讀更多
2018-08-08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三十多年前我剛到美國的時候,請人鋪地毯。那是一家新的地毯公司,開張大減價。問題是雖然價錢便宜卻鋪得很差,剛鋪完,就不平,隔一陣子更是呈現波浪,好幾次差點把我絆倒。我氣得找他們回來補救,幾個人搞了半天,還是不理想。
閱讀更多
2018-06-26
盧郁安
台大醫院加護病房五月底傳出醫護人員洗腎時接錯管線,發言人證實,一名洗腎室護理師誤將自來水當成RO逆滲透水使用,共影響6名重症病患。
閱讀更多
2018-05-28
林芷揚
疾管署「及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監測的180家醫療院所通報的急診就醫資料顯示,今年五月截至今日為止,已有310人次因熱傷害送急診,包含中暑、熱暈厥、中熱衰竭等,遠遠高出去年同期的160人次!
閱讀更多
2018-05-24
健康醫療網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概念,但面對令人眼花撩亂的健康檢查項目,受檢者多在意檢查結果能否反應真實的身體狀況?提供了多少健康保證?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崇豪醫師表示,想要選擇健康檢查,應確認檢查項目是否達到最佳的性價比(C/P值),且是否由醫師提供正確的報告解釋及建議。
閱讀更多
2018-05-10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留牙不留牙?這是許多人到牙科診間都會有的天人交戰。患者陳先生10幾年前曾做過根管治療,近日牙齒發炎再度到診所就醫,醫師告訴他,由於發炎的牙齒曾做過根管治療,結構變得比較脆弱,因此建議他不要留牙,改做植牙。但陳先生又想到過去曾聽人說:「真牙能留就盡量留,不要隨便拔。」讓他陷入兩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18-04-18
食力
雞精與滴雞精雖然主要客群相似、產品形象與訴求也雷同,並且都是從雞湯演變而來,但其實兩者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各自有自己的技術關鍵與歷史演進。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芷揚
隨著3C產品使用增加,眼部疾病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在眼睛保養方面應該及早開始。若已經罹患眼疾,一般常使用眼藥水、眼藥膏等藥品治療,提醒民眾,必須正確使用眼藥產品,才能發揮最大的治療效果。
閱讀更多
15/ 17
第 15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