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
優照護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7-16
郭美懿
夏季持續高溫讓大家叫苦連天,甚至出現許多受到「熱傷害」的病人,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截至14日為止,短短2週就有629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已經超過去年同月份(887人)的7成。醫師提醒,療熱傷害最重要是「三快」—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就醫;平日要多補水來預防。不過對慢性腎臟病及洗腎的病友來說,水分補充要特別小心,建議一般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喝1500到2000 c.c.,若大量流汗時可在水中添加少許鹽,或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的電解質。
閱讀更多
2024-07-16
蘇家宏, 游婉琪
小雯家境優渥,婚前父母親就幫她買下一棟房子,並且由祖父母輩贈與一筆財產,讓她生活無後顧之憂。在男友小吳積極的追求下,兩人步入婚姻,並育有一子。幾年後,小吳外遇不斷,小雯要求離婚。無奈的是離婚訴訟過程漫長,小雯未雨綢繆,擔心如果自己意外身亡,小吳會以繼承人的身分繼承自己的遺產。小雯該如何安排,才能保障年幼的孩子及自己的財產?
閱讀更多
2024-07-16
柴田重信
有人主張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卻也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不吃早餐好處多多」。現代人不比我們的老祖先,必須一大早出門耕種、狩獵,費心張羅一天的食物,如今我們成天坐在電腦桌前,出門有車代步,就連走路的機會都很有限。因為這樣的生活型態,讓不少人大聲疾呼,一天吃足三頓飯,根本是不合時宜的守舊觀念。
閱讀更多
2024-07-15
詹璇依
編按:財經主播詹璇依曾經是理財一竅不通的月光族,剛畢業時月入3萬元,卻把第一筆薪水拿去買名牌包,後來慢慢接觸投資理財,一開始也曾慘賠,直到學會用錢滾錢的「懶人投資法」,在堅持定期定額、逢低加碼下,3年賺到第一桶金。我們都知道,定期定額存股ETF可以走出微笑曲線,但隨著時間增加,難有效降低成本。小資族要怎麼突破這個瓶頸,才能快速壯大資產、達成3年獲利100%的目標呢?
閱讀更多
2024-07-15
黃靖文
靠著紙藤專業、居家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
2024-07-15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李浩維
洪太太今年65歲,雖然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但身體還算硬朗。最近幾天總覺得晚上睡不好,半夜睡到一半會覺得很喘,醒過來咳嗽,一開始以為只是一般的感冒,但慢慢的連躺著睡覺也變得不舒服需要坐著才能入眠,同時出現體重增加和下肢水腫的情況,到醫院檢查之後才發現是心臟衰竭!
閱讀更多
2024-07-15
學老誌/陳珮蓉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在談營養之前,我先分享我對高齡養生的美好印象。記得幾年前去日本參訪居家營養照顧,有兩個場景印象深刻。在日本居家營養師的引領下,我們進入個案家中,迎接的是個案自種自製的冰梅子茶;而她是一位有巴金氏症而坐輪椅的老太太。另一個畫面,是我們參訪一個共餐點,來參加的長輩們全部穿著體面,展現精氣神!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儘管年老而身體功能退化,仍然能夠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同時還能分享親友,並且呼朋引伴常常聚餐並且認真打扮出場,能讓人維持年輕活力!而這些需要一些學習,以及主動積極的生活態度。高齡養生,熱量(卡路里)與心情能量是同等重要的。高齡營養保健,也有一些需要關注的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7-12
莊宜芳醫師
54歲的林太太在公司擔任主管,兩個孩子也長大成人,家庭事業兩得意,然而近來她卻發現自己容易健忘,有時忘記重要會議和約會,情緒波動頻繁,甚至失眠或在夜裡冒一身汗醒來,這些症狀已影響她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她的月經在過去2、3年內變得不規則,最近1年已停經。
閱讀更多
23/ 30
第 2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