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一名62歲阿嬤有高血糖問題,近日出現皮膚搔癢、心悸、視力模糊等症狀,就醫發現血糖飆到474mg/dL,已到隨時可能昏迷的程度;醫師指出,阿嬤早餐喜歡吃粥或喝沖泡穀粉,這2樣都是「高升糖指數」食物,會使血糖上升非常快,長期下來導致阿嬤血糖失控。
閱讀更多
2023-05-04
高愛倫
有兒顧老固然好,膝下猶虛也別惱,只要牽手過五十,能在下半場人生維持續航力,不但可以智慧經營婚姻關係中的彼此,還能「不換伴的進入第二春」,即使少了兒女承歡,照樣能自詡老爺夫人滿門吉祥。
閱讀更多
2023-04-16
栗原毅
目前已經證實,有兩樣食品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更棒的是,這兩樣都是各位身邊可見,同時也是大家都愛的食品,那就是巧克力與酒。(原文刊載於2019/1/30,更新時間為2023/4/16)
閱讀更多
2023-04-07
林靜君談心室
媽媽到處向親戚朋友說,「我有房租收,不花子女一毛錢,子女如果不孝順,也休想從我口袋分到一分一毫。」乍聽之下沒有錯,但她聽了就是不舒服,搞不懂媽媽為什麼一直將錢掛在嘴上,這讓她變得不想回家看媽媽,只是太久沒回去也會內疚,搞得自己很煩…
閱讀更多
2023-04-06
游能俊, 黃惠如
編按:為什麼三餐吃得那麼少,那圈肚子還是消不掉?多吃蔬菜、水果,平常還會多走路,腰圍怎麼反而愈來愈寬?明明不愛甜食、不吃消夜、BMI也正常,怎麼就得了糖尿病?醫學證實,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600萬人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關鍵就在肚子上的那圈「脂肪」。所謂醣胖,就是攝取過多的醣類,加上長期久坐活動少,導致體內囤積肝糖、體脂肪,致使我們陷入「胰島素阻抗」危機,這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而且,更容易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的,是潛藏在一日三餐中看似無害的「醣類」食物,包括飯、麵、麵包等主食,以及搭配的調味醬料與加工食品,比起可見的糖,例如蛋糕甜食、珍珠奶茶等,更容易讓我們失去警覺。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游能俊醫師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自己也曾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體脂率從30%降到18%,6年來體脂率都維持在20%以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2023-03-31
大俠武林
當初跟老婆交往時,我們就有結婚的打算。而大俠當時給老婆的承諾是,每個月1萬元的日常生活支出基金,然後年年加薪1萬元。不過這筆日常基金的「加薪幅度」要怎麼來?自然得靠務實投資來賺取資本利得,以及累積股息複利來達成了。
閱讀更多
2023-03-26
鄭鴻達
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3/16)在院會拍板普發6000元方案,備妥5種領取方式包括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特定偏鄉造冊,其中登記入帳預計3月22日8時起開放上網預登記。經立法院朝野協商後,預計將於3月24日表決、三讀特別預算案、並推估最快4月6日開始發放。發放對象有含2023年底前出生的國民、駐外人員及眷屬、外籍配偶、持有永久居留證外國人等4大類。此外,對於在今年10月1日至12月31出生的孩童,可由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在2024年1月31日前,持國內出生證明至各地郵局領取。
閱讀更多
2023-03-24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血糖可以從飲食控制,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關鍵。營養師李婉萍指出,一位病患自從身上帶了偵測血糖的機器後,只要飯後看到血糖飆到180mg/dL(正常空腹血糖為70~99mg/dl、飯後血糖80~140mg/dl),就會去運動、走路,1小時後血糖立刻掉到110mg/dL。李婉萍表示「肌肉可以吃血糖」,不管哪種運動型態對血糖都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3-03-10
劉韋德律師
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夫妻無子女,因此他們對於將來繼承的事情也特別關心。
閱讀更多
2023-03-01
郭美懿
近來全台鬧蛋荒,各賣場幾乎一上架就被消費者搶光,許多人擔心沒蛋吃難以補充營養,但其實仍有其他食材可作為替代方案。營養師程涵宇提出10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建議攝取蛋白質以植物性為優先,其次依序為海鮮、蛋、肉類,每天可從不同食材來補足所需營養。
閱讀更多
6/ 29
第 6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