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預算

顯示第 151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64

新冠病毒突變,傳染性強化10倍!重症醫師:這4個國家的慘狀預告,全球恐爆第二波疫情

tCol 2020-06-18

黃軒醫師

新冠病毒突變,傳染性強化10倍!重症醫師:這4個國家的慘狀預告,全球恐爆第二波疫情

在臺灣是很幸福的,因為COVID-19 病毒在境內一直是零。但是外面的世界,真實呈現不是如此清零,只是臺灣媒體報導,已經不再熱衷報導外國的殘酷慘局了。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全世界,每天都是以12-14萬,確診病例增加!如果我告訴你,近日全球的全球確診人數將突破800萬人,你一定以為不關你的事吧!

閱讀更多

明明只要40萬卻報54萬!親舅舅幫外甥找裝潢工人,竟抬價收回扣: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tCol 2020-06-17

曾文昌

明明只要40萬卻報54萬!親舅舅幫外甥找裝潢工人,竟抬價收回扣: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某日,又接到吳先生的通知,說在東區有個新案場頗大,希望我在什麼時候去丈量與報價。只是這次有些不同,吳先生在電話中告知,這次報價除了我的費用,另外再幫他加個5成利潤(5成利潤……天啊!),因為業主也會在場,所以希望我不要說溜嘴了……

閱讀更多

購買保險前,先勾勒10年的人生藍圖!吳若權:在意外來臨時,才會有驚喜與感動

tCol 2020-06-15

吳若權

購買保險前,先勾勒10年的人生藍圖!吳若權:在意外來臨時,才會有驚喜與感動

若只是為了欠缺安全感而買保險,買完後會更沒安全感。這種人需要的是妥善的人生規劃, 唯有確定自己已往具體的目標前進,才能放心。

閱讀更多

就算忍無可忍,中年後也請不要率性離職!給上班族的忠告:對於工作,你該學會4件事

tCol 2020-05-12

黃大米

就算忍無可忍,中年後也請不要率性離職!給上班族的忠告:對於工作,你該學會4件事

每個人都將是或曾經是──35歲。對於年輕的你,這篇是寫給未來的開箱預言。

閱讀更多

這2檔就算買在高點,也比1%定存強!給50後準退休族的「不傷神」投資配套建議

tCol 2020-05-12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這2檔就算買在高點,也比1%定存強!給50後準退休族的「不傷神」投資配套建議

「照顧家人」和「照顧自己」是老天給每個人的考試,只有準備好的人才能考得好成績。衝鋒職場的我們曾經無畏無懼,但當照顧議題來到眼前時,才發現自己有多脆弱,懊惱知道的太少、準備的太少。

閱讀更多

中年後FIRE自己,提早退休!理財族的7步驟,拒絕被金錢奴役,全心享受生活

tCol 2020-05-11

史考特.瑞肯斯

中年後FIRE自己,提早退休!理財族的7步驟,拒絕被金錢奴役,全心享受生活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自主、提早退休),是在美國行之有年的理財運動,目的是為了不被金錢奴役,享受生活。由於越來越多人不想為了薪水拚命工作、苦撐到週末或休假,也不想等到65歲才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紛紛投入這項運動,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收入等級各不相同,找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投資方法,有人10年達到財務自由,也有人只花了6年、3年……甚至5個月就達成。

閱讀更多

50歲魅力是令人想留在身邊!建立「好感」有這些方法,和你聊天是最棒的事

tCol 2020-05-06

潘月琪

50歲魅力是令人想留在身邊!建立「好感」有這些方法,和你聊天是最棒的事

好感度雖有主觀認知及感受,大致來說,我們會對真心讚美我們的人,還有看見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優點的人,產生好感。根據研究,人們也傾向跟「喜歡自己」以及「與自己相似」的人相處。

閱讀更多

存1000萬能靠股票安心退休?未來投資報酬率恐只有3%,不想依賴子女就得靠2要素

tCol 2020-05-05

上流哥

存1000萬能靠股票安心退休?未來投資報酬率恐只有3%,不想依賴子女就得靠2要素

多少錢才算財務自由?或者可以換一個方式問,要存多少退休金才足夠?

閱讀更多

50歲沒結婚,連房東都嫌!一個中年大叔的哀傷啟示:租屋只能一陣子,買房才是一輩子

tCol 2020-05-04

蔡志雄

50歲沒結婚,連房東都嫌!一個中年大叔的哀傷啟示:租屋只能一陣子,買房才是一輩子

租屋可以一陣子,這個一陣子也許很長很久,但不能是一輩子,當租金夠付房貸本息而自己又有能力時,就應該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

閱讀更多

老後想住好,中年就要打造「專屬熟齡宅」!3裝修重點讓房子務實兼具美感、人活得節約富足

tCol 2020-05-01

小虎文

老後想住好,中年就要打造「專屬熟齡宅」!3裝修重點讓房子務實兼具美感、人活得節約富足

熟年要住得好,千萬不要「等到老了再說」!長期擔任居家生活書籍的採訪記者林黛羚說,中年是重要的關鍵預備期,否則等到60歲、70歲後,可能已經沒精力與設計師打交道,或是口袋不夠深,已經沒有 預算 再投入裝修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