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餘生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46

他徒步804公里,給20年未見癌末老同事打氣!電影《一個人的朝聖》談充實的獨老、精采老後追夢

tCol 2023-08-08

林暐鈞

他徒步804公里,給20年未見癌末老同事打氣!電影《一個人的朝聖》談充實的獨老、精采老後追夢

50後,你還有多少精力與勇氣,踏出腳步長征世界?又或是在步入老年後,面對親友逐一離世、孩子各自離家,該如何與自己相處,面對房間裡只有一人氣息的時光?電影《一個人的朝聖》或許可以給你一個可能的解答。它述說老後一切歸於平靜,當一切世俗負擔都脫去時,是否還有力氣去做所謂此生「有意義」的事?以及當你面臨老後獨處,如何面對這樣的人生階段,活出「一個人的快樂老後」?

閱讀更多

他罹癌、戴助聽器,仍勇闖日本打工換宿!76歲爺離開舒適圈、體驗不同生活:能工作是幸福的事

tCol 2023-07-23

郭美懿

他罹癌、戴助聽器,仍勇闖日本打工換宿!76歲爺離開舒適圈、體驗不同生活:能工作是幸福的事

「我覺得能工作是幸福的事,不用做滿8小時,一天1、2個鐘頭,做有趣、自己也喜歡、做得了的事情,這樣工作心情是很愉快的!」76歲的劉孟德如是道。今年3月底,他才結束近2個月的日本打工換宿,這已是劉孟德第二次前往日本工作。對一個年過七旬、配戴助聽器、還曾罹癌的高年級生來說,這簡直顛覆外界對熟齡工作者的一切想像,他卻笑說:「我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事情來了就接受!」

閱讀更多

87歲翁「消業障」,上億房產捐行天宮…都失智了,贈與有效嗎?律師教你:2招守護家人財產

tCol 2023-07-19

郭美懿整理

87歲翁「消業障」,上億房產捐行天宮…都失智了,贈與有效嗎?律師教你:2招守護家人財產

一名87歲老翁去年將名下9戶房產全捐給行天宮,事後女兒控訴廟方承諾要照顧父親 餘生 ,如今卻不聞不問,並質疑老父已輕微失智,廟方卻勸誘老翁過戶房產,引發各界議論。對此,行天宮發出千字文澄清,表示老翁認同行天宮推動公益,才願無償捐出9筆房地,接受捐贈前也有評估過老翁財力與精神狀態,確認他當時身心健康,強調程序一切合法。

閱讀更多

87歲失智翁瞞女兒捐上億9戶房產,行天宮遭控承諾「照顧餘生」卻食言…廟方千字文回應

tCol 2023-07-18

聯合報/ 記者 林麗玉

87歲失智翁瞞女兒捐上億9戶房產,行天宮遭控承諾「照顧 餘生 」卻食言…廟方千字文回應

今周刊編按:行天宮爆發受贈爭議,根據《鏡週刊》報導,台北市1名87歲、罹患輕微失智症獨居老翁,瞞著女兒將市價逾億元的9戶房產捐給行天宮,老翁女兒稱老父親表示廟方承諾會照顧 餘生 ,但房產過戶後就沒人聞問,甚至簽約之前,都沒有告知家屬。對此,行天宮董事長吳岳羽表示,當初是老翁主動到廟裡表達捐贈意願,當時他很健康,廟方也未承諾照顧 餘生 ,程序一切合法。周二傍晚行天宮也發出千字文聲明強調,行天宮推行正信理念,於本案處理合情合理合法,希望當事人不要受此事件影響心情,並希望其家庭能相處融洽。至於行天宮是否有照顧老先生的意願?行天宮說,是否照顧老先生應與其捐贈行為無關,行天宮本於慈善的立場,給予需要的民眾關懷,在合情合理的請況下,會持續關懷他。

閱讀更多

追逐名利只是階段,人生終有下坡要走!哈佛教授1建議:別把「快樂」泉源建立在風光人生

tCol 2023-07-14

亞瑟.布魯克斯

追逐名利只是階段,人生終有下坡要走!哈佛教授1建議:別把「快樂」泉源建立在風光人生

過去九年,我一頭鑽進各種領域的研究文獻,除了社會科學,還包括腦科學、哲學、神學與歷史。我研讀歷史上一流人士的人生故事,也四處造訪追求卓越的成功人士,訪問了數百位領導人,從州長到五金行老闆都有。結果發現,很多職涯勝利組的人,其實私底下都很痛苦,而且幾乎毫無例外。

閱讀更多

你不一定要討人喜歡,但一定要討自己喜歡!彭樹君:餘生每一天都善待自己,做喜樂充滿能量的人

tCol 2023-07-14

林暐鈞

你不一定要討人喜歡,但一定要討自己喜歡!彭樹君: 餘生 每一天都善待自己,做喜樂充滿能量的人

「一個人的最迷人之處,在於像山一樣的宏偉胸襟,還有像海洋般的深不可測。」這是知名作家彭樹君的話。她有一把溫柔的嗓音,句句蘊含生命歷練的寬廣與知性,若是在夜晚聆聽,那就是失眠患者的救星,彷彿一天的壓力都隨之釋放,即便是不同特質的人,也能在她的言語中得到安慰。這樣的人,甚迷人。

閱讀更多

比慢性病還可怕,孤獨造成的傷害,相當於每天抽15支菸!3步驟從生活中重拾滿足感

tCol 2023-07-07

亞瑟.布魯克斯

比慢性病還可怕,孤獨造成的傷害,相當於每天抽15支菸!3步驟從生活中重拾滿足感

美國公衛署長莫西(Vivek Murthy)曾說過:「在我看診的歲月,最常見的問題不是心臟病或糖尿病,而是孤獨。」孤獨感的危害等同一天抽15根菸。

閱讀更多

每天花11小時滑手機,餘生40年卻僅87天與好友碰面…中年後才懂:與珍惜的人多點相處,人生更快樂

tCol 2023-06-29

羅伯特.沃丁格, 馬克.修茲

每天花11小時滑手機, 餘生 40年卻僅87天與好友碰面…中年後才懂:與珍惜的人多點相處,人生更快樂

事實上,有些人之所以能帶給我們活力、豐富我們的生活,也許正是因為不太常見面,就像生命中其他事物一樣,平衡很重要。有時候我們與某個人只適合相處到某個程度,那樣就夠好了。

閱讀更多

他65歲光榮退休以為自己很老了,每天都在等死…95歲生日後悔流淚:「白白浪費30年」

tCol 2023-06-27

李承憲(Ilchi Lee)

他65歲光榮退休以為自己很老了,每天都在等死…95歲生日後悔流淚:「白白浪費30年」

寫這本書是我步入60歲之前,回顧前半生時出現的一個構想。我想知道接下來的 餘生 ,我計畫要做什麼。在我年輕時,認為活到60歲就已足夠了,因為當時的平均壽命不是很長,能活到60歲已經算很不錯了。但時至今日,情況早就不同了,比起60歲,多活20~40年已經很常見。但遺憾的是,我們的文化仍然被過去這種活到60~65歲就夠了的觀念深深影響著,導致超過這個年齡層的許多人都抱持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活著,失去了生活的目標與熱情。最重要的是,大多數的老年人不知道如何維持健康和活力,從而剝奪了他們積極生活的能力。現在我們的壽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每個人都想知道如何在晚年活得更好。所過得有意義。這種心靈目標可以讓我們在每個當下都活得鮮活有意思。缺乏靈性的生活,即使活到80歲也會感到無聊和毫無意義。寫這本書時,我主要想的是那些超過40歲的讀者,他們正開始思考如何規畫後半生的生活。但是,這本書也可以幫助到任何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是想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充實生活,都可以從這本書獲益。畢竟有一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除非我們不幸早逝,否則總有一天會步入老年期。規畫美好的老年生活,應該像規畫職涯或繳納退休金一樣正常。每一個人都要面對「老之將至」這個事實,而你現在的生活方式將對你今後的幾十年生命產生巨大的影響。

閱讀更多

接受挑戰、堅持不懈的人活比較久!花80年研究出長壽秘訣:做對3件事,打造快樂第二人生

tCol 2023-06-26

史蒂芬.柯維 , 辛希雅.柯維.海勒

接受挑戰、堅持不懈的人活比較久!花80年研究出長壽秘訣:做對3件事,打造快樂第二人生

心理學家佛里曼博士與馬丁(Leslie Martin)博士,曾對長達八十年的「長壽專案」(The Longevity Project)做過引人入勝的分析。這項專案始於一九二一年,史丹佛心理學家特曼(Lewis Terman)請舊金山的小學老師推舉最聰明的十歲、十一歲學童,他打算持續追蹤這些孩子,或許從中能準確指出潛力大的早期徵兆。最後他選出一千五百二十八個孩子,開始觀察他們,先是看小時候玩耍,然後看著他們長大。他定期訪談這些學童與其家長,並持續追蹤他們的生活數十年,研究每個孩子的個性特徵、習慣、家庭關係、影響力、基因、學業性向、生活方式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