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郭美懿、林暐鈞
台灣將在明(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活到老,也要活到好、活得有尊嚴與健康,這就需要預先做準備。《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以及北市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針對「理想熟年規劃」來做分享。
閱讀更多
2024-09-26
郭美懿
由鳳小岳、宋芸樺、金士傑等人主演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是台灣少見的特殊清潔職人劇,劇情關注「孤獨死」,場景徘徊在一個又一個腐壞、髒亂、惡臭、甚至長蛆的環境中,開播後卻以溫馨、輕鬆的調性開出亮眼收視,連續霸榜Netflix冠軍。從事特殊清潔9年的盧拉拉,從2020年電視電影版開始擔任劇組顧問,儘管劇情並非全然取材自他親身接觸的個案,卻讓更多人關注到特殊清潔、遺物整理的需求。
閱讀更多
2024-09-26
韓星姬
如今只要成為父母,就會收到龐雜的代辦清單,從情緒、學習到未來的成功等,需要處理的問題不勝枚舉,導致現在的父母雖然擁有過去的父母難以企及的專業知識,卻承受著無言的壓力,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毀掉孩子未來。
閱讀更多
2024-09-26
韓星姬
「哪一種動物早上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雙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呢?」這個腦筋急轉彎的答案就是「人類」。人出生的時候用四隻腳爬行,一段時間後學會用雙腳站立。隨著時間推移,有了年紀後開始拄著拐杖行走,成了三隻腳。雖然雙腳行走困難,有枴杖已是萬幸,只要有心,隨時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健康狀況惡化,行動越來越不便時,日常起居終究要依賴別人,這點再成功的人也不例外。
閱讀更多
2024-09-26
劉詩瀚
沛君(化名)從小就跟爸爸的感情特別好,身為家中唯一的女兒與最小的孩子,總是得到爸爸最多的關愛,但爸爸的關愛並不是寵溺,他不會過度保護沛君,反而希望沛君多去嘗試各種事物,因此常常陪著沛君去挑戰新事物,培養出沛君勇於挑戰的個性。
閱讀更多
2024-09-24
劉詩瀚
熟練地翻著荷包蛋、烤土司,加上水果點綴,一旁的牛奶才剛微波好,一天二人三餐四季,就是現在生活的寫照,手做早餐是美雲(化名)年紀漸長後養成的習慣。
閱讀更多
2024-09-23
蔡穎卿
黃昏前,蔚藍海岸的陣陣輕風吹過盎格魯大道,我的大草帽和道上的樹梢一起微微翻飛,沐浴在盛夏已過、初秋午後的陽光裡。
閱讀更多
2024-09-19
姜振宇
每一代父母都會告誡孩子:「不要管我怎麼做,但聽我的話去做就是了!」我猜想這句話非常久遠,從語言發明之後就存在了。大人都很虛偽,會要求孩子會依循特定的規矩,但自己並沒有以身作則。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這句話看似矛盾,是因為孩子不願意採納大人的建議。對於孩子來說,與大人互動的重點並不在於對話內容;事實上,那是溝通過程中最不重要的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9-18
林靜君談心室
「我和先生結婚17年了,夫妻間沒大問題,他是慢郎中,我是急性子。今年他和同事聊天聊出感情,他說他們契合度接近滿分,什麼都不用說,對方就知道他要什麼;我們則是三觀不合,他都在遷就、委屈,跟我溝通也沒有用。雖然他答應跟對方分手,但一周後變冷淡,他說對我沒愛,卻放不下我們母子,想兩邊照顧。我無法接受。我沒辦法理解,好好的家為什麼說變就變呢?我不溫柔,但都用行動來表示對他的好。他是我的天,沒想過他會離開,我也不希望孩子在單親家庭中成長,我想有機會彌補。現在,他又說想一個人生活,覺得婚姻壓力大,正在考慮是回到家庭還是獨自生活。我感到無奈,不想當決定者,希望能有個方向。」
閱讀更多
2024-09-18
陳志恆
女兒大概從兩歲多起,就很在意輸贏。正確來講,是很想贏,不喜歡輸。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利用這一點,促使她去完成該做的事,像是飯前洗手、睡前刷牙、收玩具等。「看誰第一個把手洗乾淨!」「誰要當第一名洗澡的人?」每當聽到這些話,女兒就會趕緊動起來,去把大人要求的事做好,比不斷催促還有效。然而,她這好勝不服輸的個性,也常反應在玩遊戲上頭。
閱讀更多
18/ 30
第 1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