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
詹姆斯.霍利斯
當有人問喬瑟夫‧坎伯,人該如何生活時,他喜歡回答:「跟從你的狂喜(bliss) 。」他瞭解我們用了絕大多數時間在父母與文化的命令之下,在這一路上我們失去了自己最棒的部分。有些人對自戀主義或某種不實際的太空旅行。我知道他指的是靈魂之旅,那裡頭包括了所有的痛苦與犧牲。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說:「跟從你的激情。」
閱讀更多
2024-06-24
翁申霖 整理
炎熱的夏季來臨,一早溫度就飆破33度,想開冷氣又怕荷包大失血?為了不讓夏季電費暴增,網上開始有許多「教學」教大家如何省電,包括半夜電費較便宜、燈具換成省電燈泡、隨手關燈等,不過,想真正省電費,一定要先破除迷思,別踏入假省電陷阱。
閱讀更多
2024-06-21
理白小姐(梁靖悦)
想要理好生活,一定要先理好金錢。金錢不是萬能,只是沒錢萬萬不能。你曾經仔細去看自己的「金錢信念藍圖」嗎?
閱讀更多
2024-06-20
丁菱娟
熟齡之後,每個人都想要做自己,嘗試告別之前所有的束縛和隱忍。其實不只朋友變了,可能我們自己也變了,我輩們正以之前未曾出現過的一種「勇敢」模式做自己。
閱讀更多
2024-06-20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6
A:我是哲銘,今年57歲,繼承家業多年,大我1歲的老婆兩年前病逝,但她過世前我就跟39歲女友在一起,所以老婆七七還沒做完,女友就搬進來一起住了。女友認為我們總有一天會結婚,但我愛上風化場所,常搞一夜情,過去老婆不追究,現在女友則表示受不了,希望我能跟外面的女人了斷。我當然說好,但私下還是照玩不誤,女友本能察覺,幾天後回家時,發現女友已經把自己的東西都搬走了,我才突然感受到我是希望她在的。沒有她,我很空虛寂寞,想到她為我做飯、站在廚房刷洗的情景,很想去找她,求她回來。但又覺得自己不是好男人,或許分手對她比較好,因為我是沒信用的男人!我20歲跟老婆奉子成婚,長子現在都36歲了,女兒也已32歲,各自結婚成家。或許太年輕就結婚,我在男女關係上總覺得欲求不滿,35年婚姻中不斷偷吃。尤其我是生意人,錢都是自己管,老婆多少知道我偷吃,但她到過世為止都沒逼問我,我很感謝她。我不清楚她鬱鬱寡歡,是否跟我捻花惹草成性有關,但子女大概都知情,幾乎不理我,在老婆喪禮後就幾乎沒見面,過年時也互不問候。現在的女友是來我們工廠買東西認識的,因為老婆最後一年都在住院,女友周末會來家裡幫忙打掃、煮飯,所以老婆過世後,她就搬進來。雖然有些親戚、鄰居說閒話,認為老婆屍骨未寒,我就把女人帶進門,但我不在乎!女友是護士,很愛乾淨,搬來住之後把家打理得煥然一新,原本老婆留下的家具、裝潢也做了調整,讓我感覺她想跟我長久在一起,我也覺得她很溫柔,我是可以一起終老的伴侶。不過她有時需要輪值或幫同事代班,2、3天不在家,我就會覺得很寂寞,又跑去風化場所找女人,即使女友央求我別再去,但我還是忍不住。她曾說如果我再去,她就會離開我,反正沒有她,我也會馬上去找別的女人,有她沒她都一樣!但是女友不在後,我才真覺得家裡或內心都開了很大的黑洞,非常難過。這兩年連喪妻之痛,也都是靠她才度過,實在很想念她,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的女人了!我實在不想孤獨終老,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4-06-19
偉文隨筆
日本著名的企業顧問大前研一就主張,人從中壯年起就要每年培養一種新的興趣,他認為到退休之前至少要有二十種興趣,而且這些興趣最好各種類型都要有,動態的比如登山、打球、跑步,騎單車……等等,半動態的比如種田、園藝植栽、旅行,古蹟導覽……等等,靜態的比如畫畫、玩樂器、雕塑,捏陶土,寫書法……等等,全靜態的比如欣賞音樂、藝術、學語文……等等。之所以要刻意地接觸並培養不同類型的興趣,主要也是避免身體若有所變化,或者體力衰退時,仍然可以有適合的興趣可以投入。
閱讀更多
2024-06-18
郭美懿
余天二女兒余苑綺抗癌8年,仍在前年因大腸癌病逝,享年39歲;沒想到弟弟余祥銓日前也在社群發文,表示做大腸鏡檢查發現冒出7顆息肉,其中3顆是可能會變成大腸癌的腺瘤,讓他直呼:「有讓我Shock到!」其實直腸癌患者中,大約1成有家族史,而有遺傳因子的,大約佔了2~5%左右,其中最常見的遺傳因子,就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醫師指出,這個疾病會讓人在腸道黏膜中長出數千個息肉,而息肉會很快有癌變,通常會在40歲以下就發生癌症。因此若家族中有人罹病,或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建議都要儘早開始進行定期的大腸直腸鏡篩檢。
閱讀更多
2024-06-18
林慧
很多人的觀念裡會疑惑:「亮點人設」是不是要非常的「獨特」?才可以稱為「亮點?是要獨特到什麼樣的程度?其實「亮點」,主要的定義就在於:到底有沒有差異化?「差異化」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絕對都找得到,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只是你能不能去發掘出來?找不找得出來自己身上那個不一樣的東西?
閱讀更多
2024-06-14
理白小姐(梁靖悦)
當時,我最大的渴望就是:「時間自由」、「工作自由」和「工作三年存到一桶金」。因為有「工作三年存到一桶金」這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所以我渴望挑戰自己,看著自己的資產一天一天成長,會讓我非常有成就感。也因為這個渴望,常常當我陷入「要做」、「不做」欲望糾纏拉扯之間,就很輕易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購物欲,加上「極簡思維」,我把對物質的渴望降到最低。這樣的堅持與專注,而不是單靠意志力,以強烈的渴望和動機,所以一切都是自動自發,不需要他人督促:按時存錢、按時發部落格。同樣的道理也運用在理財上,按時存好退休金,對我來說,未來想要自由工作的前提,除了擁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也必須要有 100 萬元這桶金做為基底燃料,讓股票利息生生不息,讓複利不斷湧現。
閱讀更多
2024-06-14
林靜君談心室
「老害」最初是指組織內位高權重的老人,腦袋僵固不化,變成妨礙組織進步的絆腳石,現在則延伸出讓人困擾的老人行為。接續還出現「軟性老害」,指的是雖然年紀不大,但出現「愛提當年勇、愛炫耀、愛說教」行為。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