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鍾欣凌
編按:今年51歲、暱稱粉紅豬的鍾欣凌,曾以《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的精湛演技,榮獲金鐘視后殊榮。在2023年第58屆金鐘獎,更獨挑大樑主持戲劇節目,以活潑、幽默的主持風格備受讚賞,鍾欣凌不但主持演戲表現俱佳,私下更有自己的一套理財之道。鍾欣凌的父親是一位銀行行員,從小就教導她存錢的價值,然而學生時期,鍾欣凌並未養成儲蓄的習慣,反而將所有零用錢花費一空。直到進入大學後開始打工,才深刻體會父母賺錢不易。大學畢業後,鍾欣凌養成記帳的習慣,多年下來已累積至少40多本記帳本,對她來說不記帳就像睡前沒洗澡,感覺渾身不對勁。鍾欣凌認為記帳有兩大好處,除了能深刻認識自己支出模式的方式,也像是一本財務日記。除了記帳之外,鍾欣凌還透過分開兩個帳戶的方式有效控制支出。「薪資帳戶」專門用來儲蓄,達到一定金額即轉為定存,刻意使錢變得不易取用,以嚴格約束自己不至於盲目消費。「生活帳戶」則用於家庭開銷和貸款支付,她會控制生活帳戶中的金錢永遠都高於10萬元,不夠再從薪資帳戶添補。這個理財方法,使得她的儲蓄率達到30%,在收入相對較不穩定的演藝工作中,可謂吃下一顆定心丸。身為二寶之母,鍾欣凌透過謹慎儲蓄及精準的記帳習慣,在台北和台中皆擁有自己的房產,雖然買下內湖3500萬房子、月扛17萬房貸壓力很大,但也讓她對待金錢變得更認真,對每一筆支出都更加慎重。出道24年,鍾欣凌回顧剛踏進演藝圈天不怕地不怕,靠著舞台劇的磨練,沒有什麼難得倒她的問題,但因為要訪談來賓沒做功課,馬上踢到鐵板,結果一秒鐘都扯不下去,破綻百出。直播時,講錯台詞,明明不是沒有準備,但錯誤還是發生了。接到拍零食廣告,廣告商以為反作用方式來打廣告,結果拍完後卻遲遲未播,原因是怕鍾欣凌的身材會讓觀眾誤會是吃了會胖的零食。演出《雨後驕陽》小甜甜的中年角色,結果網路一片負評:浮誇、好難看……以為自己是好演員,難道十幾年的磨練難道都白費了?鍾欣凌在獲得54屆金鐘獎女主角獎時說:我是諧星,我會演戲。這句感言不但贏得台下熱烈掌聲,也為自己的演藝工作做了「幽默與轉念」的註解。她說:「一直以來,身為諧星很習慣用幽默化解情緒,看事情的角度不要太鑽牛角尖,負面情緒就降低了。」「就像小時候被講大摳呆會很受傷,好像整個世界只剩下這件事,但長大後發現沒什麼大不了,攤開自己的缺點、調侃自己,別人就不會繼續在這個點上作文章。」在角色中遊走,點點滴滴呷苦當呷補,鍾欣凌領悟死要面子,只是鳥事。她慢慢找到幽默是自己情緒的停損點,轉念是壓力解鎖良藥。如果逗人笑是最舒服的表達方式,那麼天生我材必有用。
閱讀更多
2023-12-08
NOW健康
不少人都知道壓力大的時候,身體皮質醇濃度會增加,長期下來可能進一步導致血壓、血糖、心臟、心血管、睡眠等問題,因此多數民眾都會將皮質醇認定為1個「壞」的存在,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提醒,其實皮質醇無好壞之分,甚至是人體因應壓力的1個重要工具。
閱讀更多
2023-12-06
數位內容部
提供病人舒適照護,這是護理的重要概念與基本的核心價值,也是護理最美的地方。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護理部今年透過參與2023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作品,藉由「護理師的發想、臨床經驗結晶」,透過拍攝影片傳達護您(護理)的心。
閱讀更多
2023-12-04
劉秀枝
近日追劇,劇中一位焦慮的男士,慎重地對隔天要幫他父親動肝臟手術的外科醫師說:「今晚請早點就寢,也切記滴酒不沾。」這位家屬雖然唐突,但凸顯出對於「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的憂心。我回想起多年前聽一位醫師朋友聊到,他要接受腹部手術的當天早上,主刀醫師在手術前先跟他打招呼,不經意地說了句「我昨晚睡得好飽」,卻讓他大為安心。
閱讀更多
2023-11-30
陳潮宗
瘦身成功是令人喜悅的事,但我在減重門診中常常遇到病人詢問,他明明瘦了10幾、20公斤,為何體脂率還是沒什麼改變,難道瘦掉的全是肌肉嗎?
閱讀更多
2023-11-24
郭美懿
作家吳若權從35歲起成為母親的主要照顧者,歷經母親兩度中風、罹癌,一晃眼就是26年,而他也從青壯年,走到了熟齡銀髮的階段。儘管一切恍如昨日,往事卻並不如煙,身為照顧者的900多個日子裡,吳若權如何在照護長輩的同時,用愛與陪伴,迎接人生的下半場?
閱讀更多
2023-11-24
金雅拉
處於焦慮狀態的人,最大的特徵就是會不斷地產生擔憂,即使沒有讓自己不安或恐懼的特定對象,腦海中也會接二連三地浮現憂慮的想法,導致身心都處於緊張狀態。其實,這種擔憂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亦即每個人都會為緊繃和不快的狀況感到擔心與焦慮。然而,誇大性的思維模式,就是焦慮最典型的症狀。首先,我們要探討的焦慮思維就是「過分高估」。
閱讀更多
2023-11-23
NOW健康
近來有1項研究發現,進行規律運動,對於提升心理健康相當有益,並將運動治療與抗憂鬱藥物在焦慮和憂鬱症治療中進行比較,結果發現2種治療方法的結果同樣有效。
閱讀更多
2023-11-21
林依榕整理
爸媽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快樂,長大後成家立業,只要能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養得活自己,已是最大安慰。不過中國一對夫妻對女兒相當擔憂,畢業後找工作不順利,堅持繼續待在家苦讀升學卻又考不上、也不找對象。看著她漸漸變成啃老族,讓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其實「富養小孩」為什麼最後變啃老?就算沒跟家裡拿零用錢,不找工作、不談戀愛,不冒險的你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1-20
邱佳靈
當人生不照劇本走,該如何擺脫窘迫,找回從容與自在?56歲的鐘麗芬,在營造業服務20多年,原以為可以安穩地待到退休,未料人生卻在47歲那年轉了個彎。當無常成為日常,她選擇嘗試新事物,積極地為自己佈署中年好時光。
閱讀更多
14/ 30
第 1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