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8
貳億貯男
作者貳億貯男27歲因為工作太辛苦,所以立志在年滿45 歲以前,要賺到當時上班族 一輩子 的薪水2億日圓,因此從股市小白開始學投資,結果在2019年43歲時即賺到2億資產(約4千7百萬新台幣)。起初只是想實踐現在最流行的FIRE.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但目前資產已累積超過2億仍繼續上班,他認為人還是要上班才不會與社會脫節,再加上為了保持穩定收入,並以年化報酬率10%為目標,期許在2024年達成3億、2029年達成5 億日圓的目標,繼續投資股票。
閱讀更多
2023-02-06
輝姑娘
窮困最大的痛苦,是根本沒有選擇「要」或者「不要」的權利。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不要。
閱讀更多
2023-02-05
今周學堂
「我曾經看過一個案例,一位女性為了養小孩奔波於各國間,但卻忽略照顧自己的身體,有天她突然就走了,那個不負責任的男人,轉眼擁有了她所有的東西。」知名律師賴芳玉訴說一個讓人心疼的案例,同時提醒大家,這樣讓人心碎的情況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閱讀更多
2023-02-04
郭美懿
婆媳問題一向是家庭關係中最難解的題,諸如小孩教養、坐月子等事情,也常牽動婆媳之間的敏感神經。一位即將臨盆的人妻表示,自己提前找好了月子中心,但婆婆卻暴怒說:「有婆婆幫忙為什麼要去月子中心?」控訴媳婦此舉是「陷害」她讓人覺得婆婆對媳婦不好,更揚言如果去住「就斷絕關係」,讓這位準媽媽每天活在焦慮中。
閱讀更多
2023-02-04
胡偉良
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買房最忌諱的就是「3不靠」:不靠捷運、不靠學區、不靠周邊配套(生活機能)。
閱讀更多
2023-01-25
彭蕙珍
「我這輩子從來沒想到會來做民宿。」澎湖23.5蔚藍民宿女主人莊麗珠為了替先生陳瑞興圓民宿夢,放棄優沃的公務員薪水、想當大學教授的夢想。然而,在40歲那年她罹患了癌症,忽然覺醒,「我問自己,我的一生到底在幹嘛?我究竟想要做什麼事?」「民宿不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想找一件可以做 一輩子 的事,而且可以做到天荒地老。」從小學中國笛、參加國樂社,學過指揮、作曲的她,最後選擇了畫畫。她確實有天賦,第一次參加台陽美術獎就入選,4度入選玉山美展,得過無數全國及地方美展肯定,舉辦過個展。疫情這幾年,民宿生意不好,她順勢要求先生:「過去20年我的青春歲月都給你了,未來10年能否讓我成就自己。」先生全力支持她的決定。
閱讀更多
2023-01-24
逆媳
編按:作者和先生婚後,跟所有人的媳婦一樣,為了想融入婆家,獲得婆家人的認同,努力當個好媳婦,上班忙碌了一整天還得趕回婆家拜拜、身體不舒服也得勉強自己參加聚餐,過年過節全家開心聊天,只有她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對傳統婆家中不合理的要求,她百般忍耐,因為所有人都跟她說:「媳婦就是這樣的!」然而當她做了所謂「好媳婦」該做的事後,心裡卻不好過。婆婆說把她當女兒看,但她從來都没有得過與小姑相同的待遇,做了九次乖巧的行動,只要有一次疏忽,公婆就會失望責備。於是,她開始思考,為了家人犧牲究竟有何意義?媳婦的忍耐,雖然暫時帶來家庭和平,但是心裡看不見的傷口卻傷害了婚姻與自己。她忍不住想怒吼,「不要再說我媽人很好了!媽媽和婆婆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格。」作者想到了自己母親,身為傳統好媳婦的她,這 一輩子 的付出都被視為理所當然,卻未曾被感謝。「如果我過得像媽媽一樣的話,她一定會很心痛的。」在面對種種不合理後,作者決心改變,不再事事順從。在改變的過程中,她回顧了過往許多的事,不禁恍然大悟,為何曾也是爸媽家掌上明珠的女兒,在成為媳婦角色後,竟得面對這麼多不合理的對待,而多年來媳婦們也都默默承受:「兒子在家從來都不做的家事,為什麼要媳婦(別人的女兒)去做。」「兒子不知道拜拜日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剛嫁過來的媳婦忘記卻成了千不該萬不該的事,這是什麼道理?」「夫家的聚會為什麼一定要到?甚至得看得比自己的工作和身體都還要重要!」作者認為媳婦想要得到認同,不一定要費盡心思。不委屈自己,才有辦法描繪出幸福的婚姻生活。在盡忠於媳婦的角色之前,守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成為別人眼中逆媳的她,並不是叛逆,也不是刻意作對,只是想好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在婚姻的生活裡和先生過得幸福。從順媳走到逆媳這條路上,她選擇丟棄傳統的束縛,在媳婦這個角色上,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走出了一條讓自己舒服自在的路。同時她也鼓勵讀者:「我絕對不是在慫恿大家要像我一樣。只是,萬一某一天當妳覺得不舒服,知道必須改變卻提不出勇氣的時候,若能夠想到,像我這樣的逆媳也能活得好好的,說不定就會使你產生力量。改變後的我,活得像我自己,並且活得更好。因此,我希望所有嫁到奇幻世界的別人家的寶貝女兒們,也一定要過得很好唷!」
閱讀更多
2023-01-19
畢德歐夫
他提高音量反駁說:「不是,我當時以為兩千四百萬就夠了,哪知道會不夠,現在才會假日出來跑車。如果真的錢很多,我幹嘛這麼累?我現在快六十歲了耶,當時真的是誤判。」
閱讀更多
2023-01-19
傅瑋瓊
5歲時,為了避難搬到水吉鄉下和外公同住,耳濡目染下,外公做木材生意,其為人處事的身教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影響鄭崇華的人格養成,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好老師。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