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郭依瑄
今年75歲的劉伯伯,5年前走路時右腳疼痛,以為是足底筋膜炎,就自己購買痠痛貼布使用,還改穿氣墊鞋,沒想到症狀越發嚴重,今年只能靠著枴杖才能走路,最多只能走5分鐘。4月初,劉伯伯的右小腿突然出現冰冷、發白、痠痛的現象,趕緊到醫院掛急診!
閱讀更多
2019-05-09
郭依瑄
一名50歲女士,身體還算健康,過去也沒有慢性疾病史,卻因不明原因的氣喘產生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就醫也未見改善,使她十分驚慌,於是輾轉來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就診。
閱讀更多
2019-05-09
照護線上
2022.02.04編按:前國防部長、現年76歲的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初三(3日)晚間驚傳因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一度插管急救送進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對於馮世寬最新情況,退輔會對外表示,目前狀況尚好,並謝謝各界關心。心臟科醫師建議,其實從日常生活可以約略評估心臟衰竭的嚴重度,爬兩層樓會喘為「輕度」,爬一層樓會喘為「中度」,坐著會喘就是「重度」。走路活動就會喘,代表血液供應不太夠, 下肢 會有點水腫,晚上睡不好一直起來尿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如果有觀察到這些表現就應該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19-04-23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中暑或熱衰竭都是地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台灣,除了曬傷以外,在炎炎夏季中常會發生的熱傷害。什麼是熱傷害呢?其實熱傷害是指身體在酷熱的環境下無法有效維持正常體溫,進而產生不適的症狀。每當夏天來臨之際,電視機或報章媒體時不時會報導氣溫突破歷史新高,或是有人因熱衰竭或中暑而被送入醫院治療的新聞。若不及時處理中暑或熱衰竭,身體持續的高溫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就以中暑來說,嚴重的狀況下死亡率可達 63%之高。
閱讀更多
2019-04-15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門診有非常多的慢性疾病如中風、三高、失智、巴金森症、頭痛、頭暈、神經痛、全身痠痛、疲倦無力以及失眠等等,治療要達到效果除了藥物,更重要的是配合適當的生活習慣調整,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適當的運動。
閱讀更多
2019-03-28
葉金川
甚麼是健康金齡生活?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金齡20年(65~84歲)仍然可以自主獨立生活。什麼方法可以做到? 預防疾病和減緩衰老,是你想順利達標必走的路。
閱讀更多
2019-03-08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腿抽筋,是因為體內缺鈣嗎?事實上,腿部抽筋原因多,絕非只是缺鈣!如何改善腿部抽筋問題呢?邀請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為我們解答!
閱讀更多
2019-02-18
林芷揚
60歲的楊女士,近半年來出現腰痠、手麻腳麻的現象,走路越來越不方便,讓原本愛運動的她只能待在家裡,幾乎足不出戶。就醫之後發現,原來楊女士的腰椎第四、第五節滑脫,合併神經壓迫,才導致痠麻症狀。
閱讀更多
2019-02-18
林靜芸
去年的某個早上,一個60歲的女人,在辦公室踢到東西摔跤,臉部被壓克力的牌子刮傷,滿身是血衝進門診,她的嘴唇裂成二半,露出牙齦,臉頰也有幾道深層裂傷。
閱讀更多
18/ 22
第 18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