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
李易紓
有時候嘴唇或嘴巴裡面,會出現小小的泡,可能是吃東西時意外咬到,或者是吃過燙的食物所引起,醫師說這個在臨床上叫做黏液囊腫(mucocele),是口腔內常見的小唾液腺體疾病。
閱讀更多
2020-09-22
李易紓
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因為長期需要服用慢性藥,因此在預防腎臟病方面要固定監控數值,「5控3避」變得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現「泡、水、高、貧、倦」5種症狀,也就是尿液有泡沫、下肢水腫、血壓居高不下、不明原因貧血以及持續疲倦感,就要當心是腎臟出了問題,醫生呼籲千萬別拖要立刻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2020-09-15
鄭丞傑
不少女性獲知自己有子宮肌瘤,當下會被嚇得花容失色,以為自己罹患了惡性腫瘤。事實上,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惡性機會僅有千分之2至3,也就是一千位子宮肌瘤女性中,僅2到3人為惡性腫瘤。
閱讀更多
2020-09-01
林芷揚
你有骨質疏鬆嗎?事實上,單純的骨質疏鬆不會疼痛,因此許多中高齡者都是在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更年期後女性、老年男性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提醒民眾多加注意。
閱讀更多
2020-08-21
林芷揚
心臟疾病蟬聯臺灣十大死因第二名,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胸痛、胸悶、冒冷汗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把握心肌梗塞急救黃金時間。
閱讀更多
2020-07-15
楊雅婷
68歲林先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接受過化療及電療進行保存膀胱治療,但膀胱癌仍多次復發,同年12月,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膀胱右側靠近輸尿管開口處,長出約4.3公分的腫瘤,不僅膀胱腫瘤阻塞右邊輸尿管開口,還合併發生右邊腎水腫。
閱讀更多
2020-04-02
華人健康網
根據世界衛生署資料顯示,亞太國家的食道癌死亡率都在降低,唯有台灣呈攀升趨勢,這也與國內盛行菸酒、嚼檳榔有關,且根據研究顯示,食道癌和口腔癌的病患在罹患第二個癌症的機率上也相對提高,因此不可不慎;而早期發現食道癌的警訊,可將5年生存率提高至5成,治療痊癒機率也較大,究竟有哪些症狀時就要注意可能是食道癌警訊呢?
閱讀更多
2020-03-10
林芷揚
蘇女士早年罹患牙周病,40多歲時牙齒已剩不到幾顆,由於牙齒周邊組織及牙周骨都已毀壞,連植牙都沒辦法,導致蘇女士無法咬碎食物,必須將三餐食物打碎,造成生活上極大困擾,營養也攝取不足。蘇女士悔不當初,要是發現牙齒有狀況時,立即請牙醫師治療,還能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0-02-20
林芷揚
平日沒有抽菸習慣的55歲張小姐,講話聲音沙啞持續三個多月,偶爾喝水會嗆到,可是喉嚨 不會痛 ,剛開始以為是感冒,去診所看醫生吃藥,但「燒聲」一直沒改善,她變得心情沮喪 、不愛講話,就醫後才發現是甲狀腺癌造成的。
閱讀更多
2019-12-10
林芷揚
膀胱癌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性罹癌的比例較女性稍高一些,男女比率約為55:45。提醒民眾,平日生活中應遠離危險因子,一旦出現頻尿、急尿、血尿、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應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4/ 7
第 4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