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人才

顯示第 61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憂鬱時常是悔恨過往而引發的「心靈感冒」!跟意志力無關,別太嚴苛看待感冒症狀

tCol 2023-12-15

金雅拉

憂鬱時常是悔恨過往而引發的「心靈感冒」!跟意志力無關,別太嚴苛看待感冒症狀

憂鬱其實是想好好過生活的挫折感,也就是過去若過得很好,現在的生活就會更加順遂,因此總是不停地回首往事。

閱讀更多

95歲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幸福企業家傳人生智慧:賺錢不是留給子孫享福,而是要自己享受

tCol 2023-11-19

黃筱雯

95歲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幸福企業家傳人生智慧:賺錢不是留給子孫享福,而是要自己享受

2023-11-18編按: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傳出週六(11/18)上午在醫院過世的消息,享耆壽95歲,各界紛紛表達哀悼之意;對此,奇美集團證實,「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已於今天上午11時17分過世」,目前許文龍家屬與奇美集團正在處理相關事宜。據悉,許文龍近年來的健康狀況不如以往,多次往返住家與醫院,親友得知後難過不已。面對外界詢問,奇美集團只簡短發出聲明「謝謝關心」,並沒針對許文龍過世原因對外說明。集團表示,「請給我們一點準備的時間,將會盡速對外發布聲明稿」。1928年2月25日在台南出生的許文龍,在1960年創立奇美實業廠;與日本三菱油化株式會社合作生產石化原料聚苯乙烯。1977年,奇美文化基金會成立,1989年2月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籌備處,1992年成立奇美博物館,2004年5月許文龍屆齡退休。許文龍不僅專注於奇美實業、奇美醫學中心,及奇美博物館,熱心公益的他也全力推動藝術教育扎根。他曾在2009年返回母校成大附工演講,分享他從高中落榜生到幸福企業家的精采歷程,鼓勵學弟妹們只要努力、有耐心,就有機會成為下一位許文龍。以下為2009年今周刊報導。

閱讀更多

不是遺物整理!步入中年後開始斷捨離,專家教「老前整理」8技巧:打造嚮往的老後生活

tCol 2023-11-12

聯合報/ 記者 陳雅玲

不是遺物整理!步入中年後開始斷捨離,專家教「老前整理」8技巧:打造嚮往的老後生活

「老前整理」的風潮來自日本,是指人們在自己還健康時,整理自己的物品。不管是收藏還是囤積,在老後真正來臨之前進行「斷捨離」,有人自己動手,也有人尋求專業協助,「老前整理」協助大家在心理和居住環境都挪出空間,迎接人生新階段。

閱讀更多

送孩子出國留學「將來才有出息」?軍公教夫妻10年耗盡2千萬,1故事告誡,當心晚年什麼都不剩

tCol 2023-11-10

金美敬

送孩子出國留學「將來才有出息」?軍公教夫妻10年耗盡2千萬,1故事告誡,當心晚年什麼都不剩

南洙夫妻從以前就對子女教育特別熱衷。女兒們升國中時,一個送到美國,另一個則送到英國。所幸她們沒有辜負父母的期許,學業成績都相當不錯。問題出在學費和生活費,美國已經很誇張了,英國的物價更是高得嚇死人。每當匯率波動時,南洙夫妻的帳戶餘額就會跟著波動。

閱讀更多

曾設置全國第一個「神經基因實驗室」!神經罕見疾病權威宋秉文離世,享壽70歲

tCol 2023-11-03

聯合報/ 記者 沈能元 /台北即時報導

曾設置全國第一個「神經基因實驗室」!神經罕見疾病權威宋秉文離世,享壽70歲

今周刊編按:國內神經醫學與罕見疾病權威、台北榮總周邊神經科主治醫師兼科主任宋秉文11月1日離世,享壽70歲。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證實,「宋秉文醫師在臺北榮民總醫院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過程平靜安詳」。據了解,宋秉文一生致力於推動台灣神經遺傳疾病的學術研究與國際交流,為該領域學術巨擘,即使在病中仍心心念念學術,主持編纂「小腦萎縮症的臨床試驗」專書,彙集當代學者研究精華並於今年付梓出版。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表示,宋秉文堪稱醫師科學家典範,即便在人生最後這3年身體不舒服,仍致力編纂專書,用一根手指,一字一字打出來。

閱讀更多

 「小時候要見父親,在家找不如去醫院找」…軍醫退伍後,他辭鐵飯碗選擇開業:一切都為照顧鄉親

tCol 2023-11-02

吳秀樺, 林惠君

「小時候要見父親,在家找不如去醫院找」…軍醫退伍後,他辭鐵飯碗選擇開業:一切都為照顧鄉親

「童醫師,台一線清水彎道發生車禍,我把受傷的人載來了,你趕快看看,」一位計程車司機身上沾著未乾的血漬,口中不斷嚷著,神色緊張地直接衝進童醫院。聽見動靜,穿著白袍的童醫院院長童瑞欽立即起身,馬上帶著護理師與助理跟隨計程車司機衝出門外,大家合力將受傷嚴重的病人抬進診間,準備開刀治療。這是70年代初期,台中沙鹿童醫院經常出現的景況。50年前,那裡還是醫療資源不足 的地方,沒有救護車、沒有推床,因此, 當中部海線民眾發生意外時,為了爭取搶救時間,傷患都是由計程車司機直接送到醫院。「傷患必須包紮、固定好才能移動,這是現在才有的緊急處置觀念,當時大家都不懂,」剛退伍就到台中沙鹿童醫院,幫大哥童瑞欽處理行政庶務工作的童綜合副董事長童瑞龍,回憶起如今看來可能有些難以想像,卻又真實發生的故事。

閱讀更多

中高齡就業促進法上路近三年,企業滿意度不及格!104中高齡人力銀行倡議6大策略和解方

tCol 2023-10-27

104中高齡人力銀行

中高齡就業促進法上路近三年,企業滿意度不及格!104中高齡人力銀行倡議6大策略和解方

104中高齡人力銀行10/25舉辦「啟動共融跨世代—友善中高齡企業論壇」,並發布《中高齡就業趨勢報告》。對於《中高齡與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上路近三年,企業卻認為影響力只有 4.2 分(滿分10分)。104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提出友善聘僱中高齡的六大策略和解方,也邀請六家友善中高齡企業(統一超商、麥當勞、老爺酒店、台灣無印良品、全家便利商店、104人力銀行)分享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範例。

閱讀更多

怎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更會賺錢?追蹤745名小學生50歲時收入:「和媽媽頂嘴」成貧富關鍵指標

tCol 2023-10-26

周欣悅

怎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更會賺錢?追蹤745名小學生50歲時收入:「和媽媽頂嘴」成貧富關鍵指標

讓備受國際推崇的心理學家告訴你,金錢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會牽動我們的情緒、人際關係、行為和決策……你怎樣看待錢,就會得到怎樣的人生。

閱讀更多

我太小看失智症了!他40歲辭工照顧失智母,10年後變「長照機器人」:最辛苦是「失去自由」

tCol 2023-10-25

NHK特別採訪小組

我太小看失智症了!他40歲辭工照顧失智母,10年後變「長照機器人」:最辛苦是「失去自由」

母親得了失智症後妻子離開,工作也沒了的50多歲男性。自稱為「長照機器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