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4
NOW健康
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 人體 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油、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
閱讀更多
2023-07-03
NOW健康
財團法人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以及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共同於6月初舉辦健康公益講座,邀請到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發副院長陳志華醫師以「樂齡族骨頭關節健康保養」為題進行演講,讓年長者對保養骨骼的健康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
閱讀更多
2023-06-30
胡肇芳 整理
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是一種被食品業廣泛運用的代糖,常用於無糖可樂(Diet Coke)以及用來提神的Extra口香糖等,也被許多糖尿病患者、減肥人士做為糖的代用品。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召開會議討論後,將在7月把它列入可能致癌物,引發爭議。
閱讀更多
2023-06-28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饒樹文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2023-06-27
郭美懿
入夏後氣溫居高不下,許多人都躲在室內吹冷氣避暑,但從高溫室外陡然進入冷氣房,卻可能造成頭痛、流鼻水、氣喘、皮膚癢、眼睛乾澀不適,甚至是肩頸僵硬、下肢無力等「冷氣病」。為什麼吹個冷氣,就產生這麼多毛病?又該如何預防與緩解?
閱讀更多
2023-06-27
郭美懿
日本厚生勞動省日前證實,茨城縣一名70多歲婦人因被蜱蟲叮咬,感染人畜共通的Oz病毒,引發心肌炎死亡,成為全球首例。蜱蟲是日本常見昆蟲,一般存在於野外草叢林地,由於Oz病毒目前無藥可治,僅能針對症狀治療,因此部落客「魚漿夫婦」也轉發推文提醒,國人赴日旅遊常到奈良餵鹿互動,但要注意鹿身上帶有大量蜱蟲,「摸鹿就等於摸蜱蟲!」(原文刊載於2023/5/29,更新時間為2023/6/27)
閱讀更多
2023-06-21
黃明惠 整理
擁5億元身價的台中市18歲賴姓高中生,在登記結婚2小時後突然於夏姓配偶住處墜樓身亡,由於賴母懷疑兒子生前遭下藥再推下樓致死,控訴夏男謀財害命,揭露這起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引起社會矚目。案經追查1個多月後,週三(6/21)宣布偵結,遭檢方依殺人罪命30萬元交保的夏姓配偶不起訴,依涉嫌偽造文書起訴,夏姓配偶父親涉犯殺人罪也不起訴。台中地檢署提出4大事證,認定配偶夏男「假結婚」,第一、經調查數位鑑識、通聯記錄、行車紀錄器等,發現夏男與死者賴姓高中生幾乎毫無交集,2人根本沒有感情基礎;第二、根據賴男高中輔導紀錄,他曾因追求同班女同學遭拒,而有情緒困擾並因此接受輔導,認為賴生性向應非同性伴侶。第三、檢察官調查2人結婚過程,發現結婚證人是夏男在路上隨機找的,證婚人甚至不清楚是誰要結婚;第四、夏男與賴生結婚是人生大事,但決定之倉促,雙方家長完全不知悉2人婚事。根據以上4點,檢方認定夏男與賴生「顯無同性結婚之真意」,因此依《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向台中地院提起公訴。對於此案件也相當關心的法醫高大成,上午回應「早知會如此,會和律師好好研究偵結內容後,一定聲請再議。」
閱讀更多
2023-06-20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飲食中過多的鈉會使血壓飆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表示,許多食物因用含鈉量高的醬料,會害人血壓飆高,除了鹽、醬油外,吃來不鹹的番茄醬等也是鈉含量高的調味料,民眾應用天然辛香料及食材,來取代加工過後的調味料,以確保心血管的健康。
閱讀更多
2023-06-17
郭美懿
夏季潮濕悶熱,皮膚較敏感或過敏體質的人就容易濕疹上身,濕疹發作時不僅搔癢難耐,皮膚紅腫、粗糙、脫屑等狀況也讓人困擾,有時吃藥、擦藥也不見效。其實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避吃過敏食物、補充6大營養素,都能降低濕疹發作的機率,乾爽度過潮濕悶熱與季節轉換的時節。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