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偉文隨筆
根據統計,假如不是特別罹患某種急性疾病或意外,許多高齡長輩的健康狀況也許原本好好的,但忽然就在幾個星期內就急轉直下,變得非常衰弱而失能,所以若不是與長輩 住在一起 ,甚至住在不同城市,除了常常打電話問候外,還是要抽出時間至少每個月見父母一次面。
閱讀更多
2022-11-23
李政燮
結婚一年後,我們夫妻開始分房睡,但完全不是因為經歷了「你到底為什麼這樣?我再也沒辦法跟你一起睡了,我們分房吧!」那種激烈的爭吵,只是為了生活上的方便,很自然地決定在各自的房間睡覺罷了。從結婚那刻起,我們就事先考慮到「這種時候」,準備了各自的房間和床鋪。
閱讀更多
2022-11-23
李政燮
「婚後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幾天前在酒席上,一位後輩如此問我。後輩即將結婚,算是在徵詢前輩的建言,但這個問題一如往常地難以回答。「我也不太清楚,好像沒什麼變耶。」「可是您原本是一個人住,後來才和大嫂 住在一起 ,應該會有些限制之類的吧?」
閱讀更多
2022-11-18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5
Q:我是惠英,今年59歲,丈夫在10年前去世,我31歲的獨子要結婚,雖然該高興,但因為媳婦繼承了房產,婚後兒子要搬過去,以後家裡就剩我一個人孤零零,想到都要流淚。媳婦邀我跟他們同住,我很想答應,但朋友都勸我千萬別同居,覺得一旦一起住,就會出現許多生活上的歧異,分開住才能維持好關係。但我相信自己不會斤斤計較,有決心可以付出最大忍耐,難道這樣也不能跟兒媳同住嗎?現在住家離兒媳住處約40分鐘車程,我想1天住那裡,1天回自己住處,這樣兒媳也有自己的空間。其實我想要的,只是兒子下班時能像現在一樣打聲招呼,或許一起吃飯、聊幾句話,當然也包括媳婦一起。如果能隔天 住在一起 ,我就能隨時看到兒子,這樣應該不過分吧!我知道老後日子很長,最近也積極去上些繪畫、園藝課程,但想到若無法跟兒媳同住,心情就沉重,上課也不專心。朋友要我養狗、養貓,但我想要的是每天跟我說話、生活的兒子!我承認對兒子依賴很深,但我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否則太寂寞了!婆媳同居大多不圓滿,但我只要看得到兒子就能忍受一切,如果現在不接受媳婦好意,以後更不可能同住了。我兒子很孝順,媳婦看起來也不錯,同住應該可以圓滿生活,難道還是不行嗎?
閱讀更多
2022-11-18
翁申霖
因遺產分配問題而造成手足間的親情破裂,這類案例不勝枚舉,使得遺產彷彿成了家人之間的詛咒。有房地產專家便分享實際例子,一名父親在生前就已立好遺囑,將財產分配好「土地給哥哥、房子給妹妹」,沒想到就在長輩過世後,該名兄長竟立刻翻臉不認人,只想用不到1百萬的廉價條件買下妹妹手上的房子,並趕妹妹離開,後續的過份行徑也讓在場律師都搖頭。
閱讀更多
2022-09-02
呂秋遠
律師您好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小孩教育方式,以及難解的姑媳問題。公公雖然年紀年過70,但目前仍可以建築業維生,我跟先生目前有四個嗷嗷待哺的小孩,目前階段則是幼稚園、國小。我們與公公 住在一起 ,平常公公負責房租的部分,先生跟我負責小孩幼稚園學費、生活費、以及車子貸款。最近收到先生姐姐的簡訊,她質問我,為什麼到現在還在讓年邁70歲老人家付房租,甚至因為如此就認為我對公公很不好,也質問了先生說,為什麼沒有好好保護他自己的爸爸?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嫁出去的女兒,難道就不用對自己的爸爸負責任,就把這樣的錯誤歸咎於也是在為了小孩、生活而打拼的媳婦?我想請問,今天這樣的媳婦犯了什麼錯誤?因為沒有幫忙繳房租,媳婦就變成了壞媳婦,先生變成了沒有好好保護爸爸的兒子,這是什麼樣的道德勒索?還是真的是問題都在媳婦身上,先生的薪水大多都是給太太繳納小朋友學費,小朋友補助則是給幫忙帶孩子的娘家媽媽。想好好傾聽律師您在這件事情上能夠帶給我一些啟發跟想法。
閱讀更多
2022-08-18
財經專家 李美虹
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
閱讀更多
2022-08-04
莊雅珍
年輕時選擇租房這個較容易走的路,是先甘後苦,而且這條路就像捕蟲草一樣,掉進去就爬不出來了!
閱讀更多
2022-07-12
黃佩如
提到養生,大多人直覺是:「吃健康食品、做運動、無不良嗜好」,但一位長者與我分享,他從小因個性內向,所以不愛運動、也從不運動。而今他八十歲高壽,在他身上我悟出了:「養生」不一定是運動,也可以是精神層面。
閱讀更多
4/ 13
第 4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