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併發症

顯示第 2412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糖尿病易黃斑部病變,恐失明!視力濛霧、扭曲3症狀要當心,控制血糖是護眼之道

tCol 2021-01-08

照護線上

糖尿病易黃斑部病變,恐失明!視力濛霧、扭曲3症狀要當心,控制血糖是護眼之道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等到視力模糊、甚至看不見的時候才到眼科求診,」鍾雨潔醫師語重心長地說:「就診時,往往已是很嚴重的黃斑部病變了。」

閱讀更多

痛風當心!尿酸過高不只關節痛,還可能會洗腎,醫師圖文解說、減少併發症

tCol 2020-12-25

照護線上

痛風當心!尿酸過高不只關節痛,還可能會洗腎,醫師圖文解說、減少 併發症

隨著天氣轉涼,熱呼呼的火鍋愈來愈受歡迎,四十多歲的王先生在周末和親朋好友聚會連續兩天吃了火鍋大餐,隔天清晨突然被痛醒,右側大腳趾關節又腫又痛,不得已只好下床吃止痛藥,但右腳踩到地板的那一剎那,卻讓他痛到冷汗直流。經過一番折騰,王先生只好搭車到急診室求助。

閱讀更多

心悸、胸痛可能是心房顫動,最嚴重恐腦中風!醫師:有這些症狀要立刻就醫不能拖

tCol 2020-12-24

李易紓

心悸、胸痛可能是心房顫動,最嚴重恐腦中風!醫師:有這些症狀要立刻就醫不能拖

家中長輩如果有出現心悸、胸痛、心跳急速不舒服、不規則感,或血壓降低、身體虛弱、頭昏眼花、神智不清、呼吸急促等症狀,就要小心可能是心房顫動!嚴重會導致腦中風等嚴重 併發症 ,甚至心臟衰竭,增加猝死風險。

閱讀更多

靜脈曲張只是醜而已?靠抬腿就好?醫師破迷思:嚴重恐有「這個」致命併發症別輕忽

tCol 2020-12-11

李易紓

靜脈曲張只是醜而已?靠抬腿就好?醫師破迷思:嚴重恐有「這個」致命 併發症 別輕忽

不少人都有靜脈曲張問題,腿會冒出一條條像蚯蚓的青筋,雖然不太美觀,但因為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就認為只是站太久會出現的疾病,往往不太在意,甚至認為抬腿就會預防或改善,醫師說這是錯誤觀念。

閱讀更多

每20分鐘就跑廁所,嚴重恐致命的腸炎!出現6症狀時,務必即刻就醫

tCol 2020-12-09

照護線上

每20分鐘就跑廁所,嚴重恐致命的腸炎!出現6症狀時,務必即刻就醫

蔡小姐最近經常拉肚子,幾乎二、三十分鐘就要跑一次廁所,而且紫黑紅血汨汨流動在白瓷馬桶上,臉色慘白,才到急診室就診。就診時,醫師發現該名患者下腹部鼓脹,抽血發現蔡小姐已經有嚴重貧血,進一步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不僅大腸直腸壁發炎、潰瘍,而且持續出血,嚴重可能休克致命。

閱讀更多

頭痛、肩膀僵硬、腰痠,刮痧就舒緩?中醫劃6個重點,健康刮痧免擔心

tCol 2020-11-30

李易紓

頭痛、肩膀僵硬、腰痠,刮痧就舒緩?中醫劃6個重點,健康刮痧免擔心

「刮痧」是民眾常見的自我保健方式,能緩解疲勞所造成的頭痛、肩頸僵硬、腰背痠痛等痛症,通常會利用手指或光滑的硬器具,像是刮痧板、刮痧棒、瓷湯匙及牛角等,在皮膚表面特定部位反覆進行刮、擠、揪、捏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膚局部表面發紅或出現紫紅色瘀血點、瘀血斑或點狀出血現象。這樣的作法,是藉由刺激體表經絡和經絡傳導作用,來暢通阻塞氣血,讓不舒服的症狀減輕或消失。不過,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中醫師說,想要刮痧一定要注意這6件事。

閱讀更多

心悸、心跳加速,都是心律不整!不只影響心臟,醫:5大循環都有關係莫輕忽

tCol 2020-11-24

李易紓

心悸、心跳加速,都是心律不整!不只影響心臟,醫:5大循環都有關係莫輕忽

20210617編按:以《鳥來伯與十三姨》走紅的76歲資深藝人長青,驚傳辭世。女兒週三(6/16)在臉書發文,說父親下午因心律不整宿疾,引起多種 併發症 與世長辭。出道近60年,主持《天天開心》長達12年,並演出長壽劇《傻女婿》、《鳥來伯與十三姨》的資深藝人長青,是台灣家喻戶曉的甘草演員,女兒說晚年他生活無虞、但宿疾纏身,已住院一段時間,最終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壽76歲。多半人會認為心律不整,只會影響到心臟,其實其他器官也會跟著受影響,尤其這5種類型可能的影響,要格外注意。

閱讀更多

中年後,要注意主動脈瘤!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血管外科專家解說

tCol 2020-11-13

照護線上

中年後,要注意主動脈瘤!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血管外科專家解說

​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血管外科的柯博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想要跟柯醫師討論的是,什麼是主動脈瘤?它跟一般的腫瘤有什麼樣的差別?

閱讀更多

乳癌,是發生率最高的女性癌症,中年後,只做乳房超音波可以嗎?外科女醫圖解說明

tCol 2020-11-13

照護線上

乳癌,是發生率最高的女性癌症,中年後,只做乳房超音波可以嗎?外科女醫圖解說明

超音波的技術原本都掌握在海軍手上,或運用於工業技術發展,大概於1950年代開始,醫學開始採取超音波的技術來做各種檢查。現在準媽媽們做產檢時,總會從超音波影像中看到貝比的頭部、小手手,並存留下各種可愛的影像。如果吃完大餐後容易右上腹痛,醫師會安排腹部超音波看看是否膽結石正在作祟。

閱讀更多

50歲後尿急、頻尿,是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醫師:這數值若偏高,快就醫釐清

tCol 2020-11-13

李易紓

50歲後尿急、頻尿,是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醫師:這數值若偏高,快就醫釐清

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由於早期沒有明顯徵兆,只有尿急、頻尿或小便不順和夜尿等症狀,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症類似的症狀,患者往往延誤到骨骼轉移才有疼痛現象。醫師說,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基因、遺傳、發炎、感染、高脂飲食都是危險因子,常見症狀包括頻尿、排尿困難、血尿等等,預防方法除了定期檢查外,日常均衡飲食,少吃油炸等高脂食物、攝取充足蔬果和全穀類,補充番茄、黃豆及其製品都很重要。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