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NOW健康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的問題,使得失智症議題備受關注!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估計,2019年全球有超過5,000萬名失智症者,至2050年將增至1億5,200萬名失智症者。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27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平均每年將增加1萬人。一旦家中有失智症患者,將造成家庭沉重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2-02-22
洪連盛 會計師
蔡董想在自己百年後,將一生攢下的10億資產全數傳承給小兒子,因此興起了寫遺囑的念頭。但洪會計師告訴蔡董:即使蔡董寫了遺囑,未來蔡董百年的時候,太太可先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剩餘的財產部分,太太及大兒子仍可再主張合計1/3的特留分。因此透過遺囑,蔡董的小兒子大概僅可繼承約3億多的遺產。此時,蔡董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2-02-18
趙坤麟, 趙育頡
日前有一讀者來訪,向我哭訴其父親已往生逾2年多,迄今仍無法辦理遺產相關事宜。乍聽來訪者所述情節看似單純,一般遺產繼承拖久不能辦好,不外乎有人貪婪、有人鄉愿、有人無知或利害關係人平時早已結下心結等。後來我就從專業角度抽絲剝繭,希望能查明該遺產繼承問題究竟卡在哪個關鍵環節。
閱讀更多
2022-02-18
柏竇.薛佛
人往往錯誤地希望:「等我收入夠多,一切就能改善。」然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品質會和收入同步提高。你賺得愈多,需求也愈多。事實說明,不儲蓄的人,最後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債務。
閱讀更多
2022-02-17
小虎文
「我19歲那年思考過,我大概不會結婚,或是很晚婚;到了29歲適婚年齡後,我便想著,那等我老了,誰來照顧我呢?從那刻起,我便計畫『退休』這件事。」個性獨立積極的粉圓妹,在43歲「開除」老闆,如今5字頭的她,其實已經退休了8年。
閱讀更多
2022-02-15
NOW健康
別以為失智症是老年人的專利,實際上失智症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日常飲食中含有的重金屬、農藥及過氧化物等,都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之一。若不及早預防,等到發現時藥物治療僅能延遲失智症病程,無法治癒;對於家屬而言,長期照顧失智症患者也會是沉重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2-02-14
彭蕙珍
邱懷青在30歲那年靠著儲蓄加投資,已擁1000萬元身價。婚後和先生成立家庭帳戶,以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6年後累積2000萬元。學財經的她個性平穩,找尋每年獲利5~8%的投資工具,滾出100萬元被動收入,實現財富獨立。今年36歲的她笑道:「我還不能說自己實現了財富自由,但可以說財富獨立,也就是被動收入足以支應家庭生活開銷,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並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工作方式;這是我花十年時間好好工作、投資,實現的理財初級目標。」
閱讀更多
2022-02-11
苦苓
抑鬱症真的是可怕的惡魔,完全占據了你,你卻一點都不曉得……若不是那時我在這世間還有所牽掛(已無所留念),我可能很早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閱讀更多
2022-02-06
小花平台保險+
自從美國首席理財大師同時也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大衛・巴哈(David Bach)提出廣為人知的「拿鐵因子」(Latte Factor)理論後,不少人將其奉為圭臬、趨之若鶩,作為個人投資或是理財的範本;不過,也出現部分聲音認為,身邊點點滴滴的小錢固然不容小覷,只是如果連喝杯咖啡的生活情趣都被剝奪了,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閱讀更多
2022-01-20
好險網 記者李瑞瑾
近日不幸連環爆出確診個案,讓民眾憂心疫情捲土重來,去年大賣的防疫保單商品多為一年定期險,且不保證續保,隨著保單陸續到期,促使民眾開始尋找下一款防疫保單,針對民眾在意的「隔離補償」,好險網整理以下幾款有隔離 保障 的防疫險供民眾參考,快為自己與家人規劃起來!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