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元氣網 / 編輯陳學梅整理
今周刊編按:58歲藝人何篤霖善於理財,出道至今靠著買房致富,手上擁有逾5戶。由於3年前好友羅霈穎驟逝,告別式上于美人提醒大家趁早寫遺囑,加上隨後疫情肆虐全球,他才意識到「用嘴巴講的沒用,對你好的人,沒有寫下來,你就給不了」,正式找律師立遺囑做好財務分配。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何篤霖近年開始預習退休,也利用立遺囑機會梳理手上資產,被律師認證「這生錢花不完」。他決定扣掉生命終程可能臥床、跑醫院的時間,算出還能好好吃喝多少年,「現在清楚剩下的人生很珍貴,房子也不留了,都正掛牌賣出」。他自認就算手上資金充裕,也不會因此任意揮霍、過天天吃米其林的奢華生活,「我喜歡在市場裡吃陽春麵、乾麵,東西好不好吃跟米其林沒關係,我的個性,就是不會亂花錢的那種。」倒是覺得退休需要預習,才不會一退下來就憂鬱,計畫去不同國家嘗試不同生活,「冬天去曼谷,夏天去加拿大」,不需要移民,只需跟著舒服的季節去長住就好。何篤霖的退休計畫讓不少人為之稱羨,如果「擁有一輩子花不完的財產」,你會怎麼規劃老後生活?(原文刊載於2024/5/6,更新時間為2024/10/3)
閱讀更多
2024-01-22
郭美懿
都說社群是用美顏特效過濾人生,然而眼前的吳月秋卻比臉書「照騙」顯得年輕又精神,絲毫看不出在半年前才被診斷出糖尿病。聽聞此語,她呵呵大笑:「我最漂亮就現在!吃藥當然有改善身體,但我也把自己調整到最好的狀態。生病就是接受,而不是一天到晚去測血糖、打開網路覺得每個生病的症狀我都有…就隨它去了~胖有胖的好處,瘦有瘦的好處,健康就好!」
閱讀更多
2023-10-16
橘世代編輯部
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在今年6月共同發布「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報告,發現台灣民眾開始退休準備平均年齡為36.99歲,甚至有3成以上20歲至29歲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布局退休的準備,顯示大家對提早退休 的渴望。然而,以退休年齡65歲、人均餘命81歲條件計算,退休後還有近20年的光陰,到底怎麼樣的退休生活適合自己?又要為退休生活準備什麼呢?
閱讀更多
2023-10-11
林韋伶
今周刊於週三(10/11)舉行第七屆熟齡論壇,請到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一起參與。台積電在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身體力行、大力鼓勵下,有許多退休後仍熱心於公益與志工活動者,張淑芬曾大力讚賞這些從台積電退休的員工,受過公司長年的訓練,除了在工作上極有效率,在退休後擔任志工時,也能提供不同弱勢族群高品質的陪伴與服務。
閱讀更多
2023-10-11
徐采薇
退休,不是結束,而是人生新篇章。前新聞主播葉樹姍,退休後沒閒著,反倒更積極投身公益,用力活出精彩人生的下半場。
閱讀更多
2023-01-25
媽媽經編輯部
70歲的張忠謀和57歲的張淑芬在遲暮之年,互許終身,成為台灣業界流傳的一段佳話。
閱讀更多
2022-12-19
德瑞克・金尼
你之所以提前規劃假期,因為你知道如果不這麼做,可能就無法在最佳時間成行,沒辦法選擇最想去的地點,也可能訂不到機票,不能入住優質旅館。如果一切都靠碰運氣,很可能你會很倒霉,夢想假期也可能永遠不能成真。即使真的成行了,或許還得勉強接受別人選剩的,結果很可能不盡如人意。這告訴你一個可怕的事實:人們花在規劃假期的時間,比計劃退休的時間還要多。
閱讀更多
2022-10-02
郭美懿
編按:台灣老年人口已突破4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27%,預估2026年更將上升至20.8%,屆時每5位國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高齡者。對許多長者來說,他們缺的不是錢,而是陪伴,由「哈利」黃興發起的「哈利免費郊遊團」,從2020年成立後,就天天號召熟齡者一起出去玩,大家互相照應、彼此聊天作伴,讓老後生活不寂寞。(原文刊登於2021/4/26, 更新時間為2022/10/2)
閱讀更多
2022-06-24
林靜宜
張淑芬是由姨媽帶大,從小就比同齡早熟,每當看到一片墓塚,都有繁華落盡,過盡千帆的寧靜之感,「我不會因為缺少而遺憾,卻常因得到而歡喜。」她認為,人要珍惜,尊重自然,對他人與萬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有益處,所以她推動減少資源浪費的惜食、節能節水課程,號召大家幫助弱勢的那些專案,都可見其殊途同歸的生命觀。
閱讀更多
2022-05-15
小虎文
「不管遇到多想死的事,我還是要拼命活下去!」40歲後就「財富自在」的財經作家陳詩慧,出生在雲林農村,沒有含金湯匙,也沒有富二代老公,憑著不服輸的驚人意志力,透過積極的自學投資,四年在股市賺4000萬。女人不僅要有錢,而且還能超有錢!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