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戴伸峰
編按:犯意只在一念之間!為什麼他有罪、我無罪?銀髮犯罪人、男大生妨礙性自主……各種法律邊緣的人倫故事,在善惡之間每個人都有苦衷。受刑人、受害者與家屬們的命運交纏,我們該如何看待犯罪以前、贖罪之後的罪與罰、抉擇與原諒?台灣犯罪心理學家戴伸峰教授,透過九個真實故事,描繪罪的樣貌、犯罪的本質,以及犯罪故事中沒說完的事。
閱讀更多
2025-02-07
歐陽立中
你一定聽過這句格言:「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當然,這句話的目的是要你踏實累積,等機會降臨時,才能從容自信。不過,有個女演員,卻顛覆了我們對這句話的認知。
閱讀更多
2025-01-20
郭美懿
知名香港作家李怡2022年10月在台過世,遺孀邱近思去(2024)年出版《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曝光她與李怡早在2022年6月登記結婚。而李怡的2名女兒卻跨海提告,指控邱近思謀奪遺產,涉及詐欺、偽造文書等罪。邱近思今(1/20)召開記者會澄清,表示李怡女兒說法不實,「他來台灣,是他的自由選擇,希望和我共度餘生。」兩人婚姻合乎法律規定,李怡女兒指她盜領李怡遺產也屬誤會,她已匯回所有領出存款,「先生遺產至今全在他名下,並未短少。」邱近思感嘆,若先生知道女兒會以法律應對所有事情,「他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更早去寫遺囑。」
閱讀更多
2025-01-15
亨利溫
許多目前是全職上班族的粉絲,曾私下跟我詢問:如何在不影響正職工作的前提下,有效管理斜槓事業,並且避免因斜槓而引起公司的不滿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明一下我的經歷。
閱讀更多
2025-01-08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一般人喜歡平靜的生活,所以幾乎不會用高調的方式來讓大家知道。最近和兩個人短暫的聊天,發現我一直在「高調」地分享我的「平靜」生活。
閱讀更多
2024-10-23
謝雪文(雪兒Cher)
20歲沒沒無聞,30歲壯遊成名,40歲的我,反思來時路,逐漸慢慢理出一些屬於我這年紀的中年生活哲學。
閱讀更多
2024-10-17
小虎文
已故導演齊柏林的兒子齊廷洹,近日受邀到苗栗縣立圖書館演講,卻收到承辦人誤傳簡訊,指他「靠老爸的餘蔭就能吃一輩子」,讓他當場退還費用離場,事件引發各界熱議。對此,繼承殯葬名人冬瓜事業的郭憲鴻(小冬瓜)也隔空聲援,發文表示「這樣算起來,我也是靠爸」。小冬瓜表示,當年爸爸對他說,「我知道做殯葬什麼都帶不走,只能在我有能力的時候,為你多鋪一點路,你才不會像我小時候過得這麼辛苦」,這是來自父親在人生最後給他的祝福。他坦言,10多年過去,至今依然承蒙許多父親當年種下善果的庇蔭,但「庇蔭像柴火」,隨時間流逝也會消逝。他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與修練,絕不可能遊手好閒、不作為就能承接。他說,如果能將庇蔭的光環發揮影響力,照顧好自己、又幫助到旁人,讓環境因為這份善意而變得更好,「靠爸又怎麼了?」《幸福熟齡》曾在2023年採訪郭憲鴻,他提到父親驟逝時匆促接手公司、遵循遺志,經歷非常痛苦的5年,他將面對至親驟逝的痛苦、在外界期待中尋找自我,以及紀錄送行現場的心得體悟寫下,作為向父親致敬的一封「情書」。面對外界的「靠爸」看法,他究竟是怎麼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原文刊載於2023/12/18,更新時間為2024/10/17)
閱讀更多
2024-09-05
偉文隨筆
「許多事,必須一直做下去,始能漸漸被人明白。能被明白,就彷彿暗夜旅人有了一燈相照,那是值得,也是幸福。」這是社會評論家南方朔寫的。在這追求爆紅、迅速成功的時代,我卻相信累積的力量,我也相信持續努力的效果。
閱讀更多
2024-08-19
林暐鈞
每一個人面對親人離世時,都有不同的悼念方式,你以為的怪異,也許只是他消化悲傷的儀式。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有一位死亡咖啡館學員的父親過世後,每晚照樣打電話給父親。」話筒另一端不再有回音,但愛仍延續,「家人叫她別再打導致她憂鬱症,後來我們一起陪她打,走過低潮,她還 出書 幫助走不出喪親痛苦的人!」現年60歲的郭慧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10年來透過咖啡館推廣生死教育,影響逾5萬人,以「擺渡人」之姿助人脫離心痛、邁向下階段人生,「只要上天願意給我更多時間、金錢、體力、智慧,我都願意做。」
閱讀更多
2024-05-30
林暐鈞
「盡力去做,就是很棒的媽媽!」擁有逾30萬粉追蹤的「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身兼母職、教師雙重身分20多年,好在身邊有個好隊友丈夫,一同陪伴2個兒子、以及有學習障礙的女兒「妹妹」長大,她在社群媒體上記錄家庭點滴,成為許多媽咪們的心靈港灣。
閱讀更多
1/ 12
第 1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