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小虎文
「我想我會做到死的那一天吧!」臉色紅潤的洪蘭,用她溫柔韻致的聲音娓娓道來,退休後的3年多來,她的日子過得忙碌,卻更加充實自在。研究腦科學的她說,想要老年生活有品質,遠離阿茲海默症,多動腦就對了 !
閱讀更多
2021-06-10
阮慕驊
我在當記者跑新聞時,心中念念不忘股票,午休時間常跑到號子,也就是證券公司的營業大廳看電視牆。早年股市熱,但資訊來源少,股民都會跑到證券公司看盤。那時各家券商都把分點營業大廳設在一樓方便股民,不像現在都網路下單,證券公司分點搬到樓上去了,不會再租一樓。
閱讀更多
2021-05-17
施國文
他直到調不到錢來補足券商追繳金額,最後被迫認賠售股,全部殺出後拿回來的錢連還銀行借款都不夠,從大賺幾百萬到大賠出場,這一來一回賺賠間的差額相差近千萬!這一堂融資交易的課程價值何止千萬,還輸掉了對股市原有的自信心。
閱讀更多
2021-05-17
郭美懿
和陳志忠晤談,聊得範圍實在廣:聊投資,他熟稔南部房市,主業是建築設計與裝潢。他擁有20多年銀行從業資歷,從工讀生做到分行協理。如今,則又多了旅繪作家與直播主的身份,跨界 出書 、加入直播平台教粉絲繪製插畫,讓53歲人生豐富多采。「銀行業都知道,如果能將金額放大,可以更快達到目標。」話鋒一轉,陳志忠說:「我在畫畫這件事,也是希望可以『放大』,未來再出個圖文書之類。」他的人生,的確在登出金融業後無限放大:取得第2個碩士學位、創業蓋了6間透天厝、出1本旅行速寫教學書,去年更獲社群平台17LIVE邀約開直播,以「181閒畫家常」為名與粉絲互動,至今累積近12萬愛心數。
閱讀更多
2021-04-2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在疫情嚴重影響大家出國旅行後,我赫然領悟到「交新朋友」和「旅行」對人生都能帶來同樣全新的體驗,而且完全不受到金錢、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發生,甚至「旅行」總會成為「過去完成式」,但「交新朋友」卻永遠都是「現在進行式」。
閱讀更多
2021-03-08
郭美懿
「我一直覺得旅行是我生存最大的動力,如果沒有旅行,真不知道認真賺錢要幹嘛?」從赤貧小資女到財富自由,理財專家楊倩琳靠著專業與投資翻轉人生,迄今造訪逾60個國家。旅行是她的夢想,也是動力,她說:「旅行給我最大的體認,是當你看得越多,求得越少,也只有勇敢轉身,才有機會遇見更好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21-01-1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絕大多數有關熟齡書寫的文章,都以強化心理建設為主軸,例如「做自己」、「為自己而活」,但很多客觀條件卻讓一般人很挫折,所以我想從現實面來探討一個完美的第三人生是否可行?
閱讀更多
2021-01-04
張莎莉
如果你看這篇文章,感覺似曾相識,那是因為每個職場都有「龜甲萬」跟「小李子」這樣的人。善良是一種選擇,巴結求生也是。
閱讀更多
2020-10-19
水湄物語
寫這篇前言的時候,距離我第一本書《30歲前的每一天》的出版已經過去7年了。7年間,我的生命中多了3個可愛的孩子,事業上擁有了3家公司,2018年還成功完成了4億2千萬元的融資目標,彷彿生活已經有了起色。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我在20歲出頭的時候,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順風順水。
閱讀更多
2020-10-08
林珮瑜
我必須說,我其實是個傻呼呼的大齡女孩,沒什麼遠大志向,只希望日子過的開心自在就好。有時遇見挫折難過,會約出幾個知心好友,在甜食友情中的訴苦,似乎更容易釋放那些卡住的思緒,讓我得以繼續勇往直前。我鮮少聆聽自己的聲音,遑論進入內心世界。
閱讀更多
7/ 12
第 7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