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初二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4

55歲提早退休,他花光積蓄只為上山「養蟲子」!一個台大教授,為什麼不顧家人反對也要當農夫?

tCol 2022-12-22

石正人, 孫沛芬

55歲提早退休,他花光積蓄只為上山「養蟲子」!一個台大教授,為什麼不顧家人反對也要當農夫?

一位退休的昆蟲系教授,和他的護理師妻子,買下了一個山頭,他們如何構築出夢想中的生態城堡?蜻蜓石的故事,將帶大家一窺他們從城市陀螺到山大王的奇幻人生。

閱讀更多

她以前給婆婆1.2萬元家用還擺臭臉!搬離婆家2年才發現「自己錯了」…婆婆聽聞竟給這回應

tCol 2022-10-04

李易紓

她以前給婆婆1.2萬元家用還擺臭臉!搬離婆家2年才發現「自己錯了」…婆婆聽聞竟給這回應

大年 初二 是回娘家的日子,不少媳婦和公婆同住,在這一天回到自己爸媽家,才覺得好像又回到小女孩可以任性的時光。不過也有人在搬離婆家2年後,覺得非常後悔,因為經濟壓力超乎想像、遠高於當初給婆婆的家用費。

閱讀更多

小姑自由回娘家,媳婦卻不行!婆家12條規定「比當兵嚴」…關鍵角色是老公,網勸不搬家就離婚

tCol 2022-09-05

郭美懿

小姑自由回娘家,媳婦卻不行!婆家12條規定「比當兵嚴」…關鍵角色是老公,網勸不搬家就離婚

過去習俗對過年回娘家有禁忌,想不到竟有婆家無限上綱,甚至給了媳婦「12條回娘家規定」要求遵守,各種不合理的要求讓網友為之氣結,紛紛留言痛批婆家:「比軍人還嚴格」、「是我就會直接離婚!」

閱讀更多

46歲被判肺腺癌末、老婆也罹癌!他拿理賠金買哈雷、化療空檔環遊世界,實現5%存活奇蹟

tCol 2021-12-06

彭蕙珍

46歲被判肺腺癌末、老婆也罹癌!他拿理賠金買哈雷、化療空檔環遊世界,實現5%存活奇蹟

袁相杰46歲那年被診斷肺腺癌末期,陪他看診的家人哭倒在地,他反而冷靜問醫生:「你建議我如何治療?」抗癌5年多,今年初回診,腫瘤標記指數維持在正常標準值3,成為5年不到5%存活的少數幸運兒。「很多人問我:『你做了什麼,讓病好了?』我認為應該要問:你沒做什麼?」「有些人會煩惱自己會不會死掉?藥會不會沒有效果?我沒有煩惱這些事,我不去想。」袁相杰笑著說。

閱讀更多

開飛機、玩潛水,還拿國標舞冠軍!77歲中醫師精彩人生「每個興趣,都要玩到巔峰」

tCol 2021-05-31

彭蕙珍

開飛機、玩潛水,還拿國標舞冠軍!77歲中醫師精彩人生「每個興趣,都要玩到巔峰」

台東一心堂中醫診所醫師林聰明已經77歲了,從小學武術的他,體能極好。50歲後,他為一圓兒時的夢想,學開小型飛機、考取多張國際潛水證照,還是國標舞比賽的常勝軍。他說:「我的每一項興趣,都要玩到頂峰,玩到專精。」

閱讀更多

好脾氣的夫妻倆,最後竟鬧上警局!他揮拳打妻:不明白曾恩愛的兩人,變得如此陌生

tCol 2021-04-23

劉威麟(Mr. 6)

好脾氣的夫妻倆,最後竟鬧上警局!他揮拳打妻:不明白曾恩愛的兩人,變得如此陌生

小東是我的學弟,對結婚這件事很小心翼翼。他夢想著遇上一個特別的女孩,可以分享彼此相近的興趣和個性,他認為這樣才能夠長長久久。

閱讀更多

獨自照顧母親,她卻被說忤逆不孝 吳若權:傾聽長輩生命故事,才能理解背後的無奈

tCol 2020-05-04

吳若權

獨自照顧母親,她卻被說忤逆不孝 吳若權:傾聽長輩生命故事,才能理解背後的無奈

被照顧者對自尊的需求,猶如魔鬼的細節,永遠藏在照顧者筋疲力竭的忽略裡。隨著時久日深,形成隱形的心牆,讓彼此對立的情緒,破壞原有的親密。

閱讀更多

苦等兩年,母親開刀前一天卻走了...暖醫真情告白:懂得關懷家屬,是媽媽用生命教會我的事

tCol 2020-01-26

Icu醫師陳志金

苦等兩年,母親開刀前一天卻走了...暖醫真情告白:懂得關懷家屬,是媽媽用生命教會我的事

有人問,我為什麼可以寫出「救不了病人,要救家屬」這樣的文章?我說,這大部分來自於我從小的生活環境與體驗。還有人問,要讓醫師學會「同理」,有什麼辦法?可能要有人用「生命」去教~無論是自己的親人、病人、還是老師~

閱讀更多

媳婦一定要孝順公婆嗎?孝道,是丈夫的責任 精神科醫6句話說出我們的心聲

tCol 2019-11-27

賴奕菁

媳婦一定要孝順公婆嗎?孝道,是丈夫的責任 精神科醫6句話說出我們的心聲

公婆滿意的表情,讓她深信「順從最省事」,就當自己是沒有情緒的機器人好了。(編按:本文主旨,是期許社會的婚姻關係都能受到合理、完善對待,讓家庭關係更幸福美滿。)

閱讀更多

免等初二回娘家、單身女兒最常探望爸媽!大齡女子的好,只有爸媽知道,成支撐家庭養老重要力量

tCol 2019-11-20

研之有物 / 劉芝吟

免等 初二 回娘家、單身女兒最常探望爸媽!大齡女子的好,只有爸媽知道,成支撐家庭養老重要力量

不論老後是否靠自己,爸媽總期待孩子離家有了一片天,仍會時不時回家探望陪伴。中研院家庭動態調查費時 20 年,追蹤台灣家庭的互動模式,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陶宏麟從中發現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研究成果挑戰了西方經典示範論觀點,反映性別差異影響家庭互動,也預示臺灣未來可能將由大齡女子承擔較重的養老壓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