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加拿大

顯示第 11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7

中年生命走下坡?和過去告別,先好好哭一場!為了迎向幸福,該放下的事就放下吧!

tCol 2020-01-16

陶曉清

中年生命走下坡?和過去告別,先好好哭一場!為了迎向幸福,該放下的事就放下吧!

外表上看起來仍是光鮮亮麗的,但內心卻相當不踏實。朋友介紹我去看一位老中醫,他一把脈就問我:「四十幾啦?」一般人都說你看起來不過三十出頭,但中醫師一把脈就知道這是個中年人了。

閱讀更多

80歲自學各種軟體設計,媳婦也拜他為師!「人若向老妥協,就會被自己給設限」

tCol 2019-12-25

黃越綏

80歲自學各種軟體設計,媳婦也拜他為師!「人若向老妥協,就會被自己給設限」

人在心態上若先向「老」妥協,所有行為舉止就會不自主地配合著新角色扮演,不但給自己設限,也給自己找了很多藉口。

閱讀更多

中年後,對那些批評、責備都無視吧!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寫出專屬生命故事

tCol 2019-12-13

顧浩然

中年後,對那些批評、責備都無視吧!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寫出專屬生命故事

一旦我們的心,因著我們愈因為了解「我何以是現在的我」,並且因此而願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時,我們也許就有機會以相對寬容的接納的態度,去理解那些讓我們生氣,甚至讓我們受傷的人何以如此?同時,也有機會放下對自己的責備或批判。

閱讀更多

把家搬上山,大小病不藥而癒!他們開民宿圓農夫夢、年年出國玩:把「興趣」融入退休最棒

tCol 2019-12-03

呂揚

把家搬上山,大小病不藥而癒!他們開民宿圓農夫夢、年年出國玩:把「興趣」融入退休最棒

72歲的陳金泉,自64歲退休後,便與妻子廖英智搬到山區,夫妻倆一起開民宿、用有機法養殖雞隻和種植蔬菜,過起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不但圓了自己的農夫夢,還意外重新收穫了健康!

閱讀更多

81歲阿祖心境18歲!舞動自信、全身都是快樂細胞:空巢期後,絕不要只在家看電視

tCol 2019-11-09

小虎文

81歲阿祖心境18歲!舞動自信、全身都是快樂細胞:空巢期後,絕不要只在家看電視

跳舞讓我心情變好,每天充滿精神跟活力,我常鼓勵朋友一起『走出來』,每天讓自己沈浸在快樂的事物裡,就會永遠保持年輕!你看看我的牙齒全都是真的,身體也保養得很好,起源都是我的心情很好,身體都是快樂的細胞。

閱讀更多

不是你想要的,再好也無須留戀!她勇敢跳出舒適圈,一個人去英國!挑戰全新人生的3個秘訣

tCol 2019-11-04

水ㄤ、水某

不是你想要的,再好也無須留戀!她勇敢跳出舒適圈,一個人去英國!挑戰全新人生的3個秘訣

初來乍到時,她曾許下一個願望,希望這個家會有個主人,有個幸福的家庭與孩子的笑聲。本來以為在異鄉會有豔遇,嫁個好男人,為他生下孩子。沒想到最後卻是自己的好友懷孕,來到這裡生下了孩子,而自己則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女主人。換個角度看,法蘭西絲的確實現了她當初的願望。

閱讀更多

超越基因,聰明慢老好生活!專家養生4守則,「斷捨離」也榜上有名

tCol 2019-10-22

揚生慈善基金會

超越基因,聰明慢老好生活!專家養生4守則,「斷捨離」也榜上有名

《端粒效應》一書中指出,過多壓力會助長身體發炎,讓細胞損傷更容易老化衰亡。尤其是每天所處的環境,更需要改造。

閱讀更多

除了糖尿病、癌症、憂鬱症,還能助降低中風、失智症風險!7食物補充維生素D

tCol 2019-10-09

潘懷宗

除了糖尿病、癌症、憂鬱症,還能助降低中風、失智症風險!7食物補充維生素D

臺灣地處亞熱帶,日照時間充足,只要日曬時間足夠,被稱之為「陽光維生素」的維生素D,理應不致於缺乏。但根據衛福部2019年所公布之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受試者為13至75歲參加體檢抽血之民眾,共有3755人,測試分析其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將血清維生素D濃度<二十奈克/毫升定義為缺乏,二十奈克/毫升≦血清維生素D濃度<三十奈克/毫升定義為邊緣缺乏。

閱讀更多

三度戰勝癌症、95歲持續挑戰馬拉松「沒死的話,我一定會再來!」終點站前,我們相互扶持

tCol 2019-09-02

布魯斯.葛里森

三度戰勝癌症、95歲持續挑戰馬拉松「沒死的話,我一定會再來!」終點站前,我們相互扶持

老人醫學的相關研究當中,最有力的發現是社會關係強的人,在晚年特定期間內的存活機率提高百分之五十。社會網絡對人類帶來的效果,比運動更強,甚至和戒菸差不多。癌症病人的研究也顯示,身邊有朋友陪伴跟孤單者相比,前者病情加重的速度比較緩慢。

閱讀更多

借鏡國外「慈悲關懷社區」經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更需要鄰里互助

tCol 2019-09-01

林芷揚

借鏡國外「慈悲關懷社區」經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更需要鄰里互助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邁入高齡社會,癌症、失能、失智的病患增加,除了醫療資源的支持,鄰居之間互相幫助,也可協助患者獨立、自主地生活,並減少焦慮和孤獨感,家屬也能更安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