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
歐陽善玲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對四十八歲的潔媽來說,那是少女時代的夢想,是拚命工作的動力,是持續累積財富的誘因,更是中年後認識自已、探索世界的具體實踐。三年前,她果斷離職,帶著女兒勇闖十八個國家,浪跡天涯一三六天,圓了自己的兒時美夢。
閱讀更多
2019-02-26
遠流出版
其實情緒真的可以訓練,所謂情緒維持幾秒,心情維持一天,性情終身打造,所以從情緒著手,改變心情,最後穩定成性情。
閱讀更多
2019-01-14
彭芃萱
「我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6年4班的林喬如,4年前就過著讓人欣羨的退休生活。未婚、單身的她,熱愛學習,總是將行程排得滿滿的。她的興趣廣泛,古箏、理財、國標舞、芳療、咖啡…。學習,讓她的生活不孤單!
閱讀更多
2018-11-0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9月12日下午5點,我在睽違35年後,重新回到了既陌生又孰悉的校園,再次當起了學生。
閱讀更多
2018-09-12
陳亭均
科學家郭正光最近被網友冠上了一個很有歷史感的名稱:「上古神獸」,當然,他不可能在堯舜禹湯、兩河文明,那些「上古」時代幹過些什麼。從「黑名單」到科學家,郭正光一路走來,心裡始終只念著故鄉台灣。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奇伯
廖元豪,國內知名憲政學者,今年五十歲,醉心於法律研究,積極參與公共議題辯論,去年年金改革啟動後,讓他醒悟教授職位並非「鐵飯碗」,也意識到必須提前做好退休練習。
閱讀更多
2018-02-12
陳亭均
41歲的藝人連靜雯,是演員,也是瑜伽老師,今年國際瑜伽日(6/21)她在臉書上分享她練瑜珈已經超過15年了,從瑜伽練習者到瑜伽老師,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堅持」。「堅持撥時間出來站到瑜伽墊上,給自己的身體跟心靈對話的空間;堅持持之以恆的努力,不比較,不執著,從每一天自己新的身體出發,面對自己的困難,慢慢從自己的位置前進。」以下是《今周刊》2018年的專訪:
閱讀更多
2017-07-20
林心怡
一位窮苦出身的平凡退休公務員,靠著不斷投資自我,精進專業能力與投資理財素養,把200萬變成3億元、每年領千萬元股息,他是如何成功打造自己的三利人生?
閱讀更多
4/ 4
第 4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