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林靜君談心室
迎接人生的下半場有許多挑戰,性愛這件事是許多女人難以開口的話題。「先生都不碰我」這樣『冷井情深』的哀怨有之,但也不乏先生慾火高漲,太太卻視床事如畏途的夫妻世界。
閱讀更多
2020-05-08
林靜君談心室
「無意間看到他摟著那個女人,我嚇到躲起來。他回家後卻對天發誓,如有劈腿會被天打雷劈。還等不到他被雷打到,我已經受不了。是我提的離婚,周邊的人都勸我,說我年紀不小了,他也不缺我吃穿,有什麼事不是忍一忍就過了,為什麼要這麼想不開?我想,我就是想開了,不想把剩下的時間浪費在這裡。」
閱讀更多
2020-05-06
小熊媽(張美蘭)
猶太教養最常出現的兩個問題是:「你的想法是什麼?」、「為什麼這樣想呢?」,台灣的家長,可以借鏡猶太教育的理念,多透過提出和回答問題的討論方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0-05-06
加藤惠美子
不要凡事都以自己為中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物也不失為一種方法,不要為小事抓狂是另一種方法。
閱讀更多
2020-04-24
小虎文
臺灣女性常常會在年輕時不斷的給,當她年紀大後,也會轉過來壓迫其他的女性晚輩,「富媽媽」十方說起她的社會觀察,原由是她之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導致女性在貧窮上的複製。「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要感恩,但我們也要主動性決定,我的人生要怎麼過。」
閱讀更多
2020-04-01
蘇予昕
常言道:「我們要先愛自己」,但很多人不懂到底要怎麼愛?其實這份愛就是來自「內在父母」。你一定比你真正的父母還要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品質的關懷與支持。
閱讀更多
2020-03-19
醫病平台
武漢肺炎的嚴重疫情讓我們欣慰的看到台灣社會的成長與成熟。此刻的我已不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對我來說,學校延遲開學、學生要不要戴口罩的議題更加切身。想起許多年前社會輿論對「草莓族」憂心忡忡,如今他們已長成國家棟樑,在醫療前線上義不容辭的防守,而政府官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紙上談兵,人民感受到總統的強韌。 看著行政院長、衛福部長等人每天帶著倦容卻絲毫不懈怠的堅守崗位,在對疾病的惶惑當中,至少有同舟共濟的凝聚力,看到民間對口罩配額自發性提出「我OK,你先領」的禮讓運動,醫生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持防疫底線」,也有許多人透過網路留下對政府的支持鼓勵話語。 如果SARS的時代可以這樣,或許,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閱讀更多
2020-03-12
麥可.勒巴夫
我們所獲致的成果反映出我們自己的期待。如果期待高、目標高、辛勤工作,得到的就多。若是認為自己是 受害者 ,世界與你唱反調,就是自毀成功的機會。如果相信自己做得到,上帝與人性和你同在,就會完成目標。
閱讀更多
2020-03-07
周品均
女人的自信是溫柔的力量,不需高傲更不必逞強。讓這些思維存在自己心裡,反覆慢慢咀嚼,漸漸成為自己的思想。懂得取捨,是一種成熟,更是一種智慧。
閱讀更多
2020-02-21
湯姆.柯利, 麥可.雅德尼
根據杜克大學2006年的研究,我們的日常活動、思考和做出的選擇有40%或更多都是習慣,而我們帶到成年生活的大部分積習則都是學自父母、老師或環境。
閱讀更多
9/ 13
第 9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