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李易紓整理
5天前才在IG發文人在南韓仁川機場的47歲藝人洪曉蕾,週二(7/4)媒體卻爆出她正在西班牙馬德里當地醫院插管治療,且需要休息2-7天才能恢復,病因則是扁桃腺發炎。前夫王世均第一時間飛抵馬德里,週五(7/7)他透過臉書表示,洪曉蕾手術後已經清醒,他說週四(7/6)晚上醫生會診後認為雖然病情有好轉,但還是認為有膿決定動刀,從口腔內清創,洪曉蕾清醒後只說很抱歉麻煩大家了,非常感謝各界關心。(原文刊登於7/5,更新時間為7/7)
閱讀更多
2023-07-06
翁申霖、呂嘉薰
編按: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8277人;11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則顯示,口腔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6位,死亡人數為3479人。64歲「不老頑童」歌王陳昇更於2020年罹患原發性口腔癌,臨時取消當年度誇年演唱會,透露當時一度交代後事,整整差鼻胃管躺15天,舌頭1/3麻木還會流 口水 。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每年超過8千位民眾罹患口腔癌,其中9成是男性,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70歲之間。當口腔出現久未癒合的傷口、吞嚥困難、頭頸部有腫塊等徵兆,應警覺是否為口腔癌,尤其習慣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的人,更是口腔癌的高危險群;此外,連蛀牙、配戴假牙、牙齒過尖……都可能導致口腔內細胞突變,倘若不幸「中鏢」,就得尋求口腔顎面外科協助診治。目前政府已將口腔黏膜檢查納入預防保健服務,根據統計,可有效降低4成口腔癌死亡率,每440名參加者中即有1名為口腔癌,而其中口腔癌早期個案可有8成的五年存活率,且僅需小型手術,不會造成臉部變形。(原文刊載於2020/11/18,更新時間為2023/7/6)
閱讀更多
2023-06-21
照護線上
「醫師,我先生最近左手都會抖,走路也不太穩。」老太太向醫師描述症狀,老先生則是悶悶不樂坐在一旁。「這樣多久了?」醫師問。「大概半年多了,一直想帶他看醫生,他就是不肯,整天都關在家裡。」老太太無奈的說。
閱讀更多
2023-05-12
尚瑞君
在心情很急躁的當下,我們往往會讓防衛變成攻擊。有時候話到嘴邊,要先忍一忍,因為說出去的話是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
閱讀更多
2023-05-09
NOW健康
藝人康康在3年前曾因為突然感到噁心、眩暈、想吐,緊急送醫才發現血管已阻塞42%,差點導致腦中風,這些看似常見的症狀,容易使人誤認為「休息一下就會好」,因而錯過黃金搶救期,若能掌握正確的預防觀念,以及出現徵兆時盡速就醫,仍有機會減少發生永久性中風後遺症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4-25
郭美懿整理
中風搶救分秒必爭!日前台中市警局王姓副所長值勤時左手突無力握住手機,身體癱軟蹲下後,友人見狀驚呼:「你中風了!」旋即載他衝往鄰近醫院,並以「顱內動脈取栓術」清除血栓打通血管,全程不到3小時,也讓副所長在3天後即轉入普通病房,1週即恢復9成9。
閱讀更多
2023-04-24
偉文隨筆
從早醒來忙到半夜,躺在床上還不放心地刷手機,太多訊息佔據腦海,事情似乎永遠做不完,手機的藍光刺激加上心情煩悶,導致睡覺品質不良。久而久之,心理壓力會連帶影響到生理健康,整個人似乎被隱形的網子給罩住,困在無以言說的低潮中。
閱讀更多
2023-04-18
郭美懿
作家瓊瑤與丈夫平鑫濤鶼鰈情深40年,但平鑫濤晚年罹患失智症臥病在床,瓊瑤更在他生前為了一根鼻胃管,與三名繼子女槓上。當時,瓊瑤認為放鼻胃管是對丈夫的折磨,但平家子女們則不忍父親單靠營養點滴續命「慢慢餓死」。其實除了鼻胃管之外,吞嚥困難的病人仍有「胃造口」手術可以選擇,不但不會影響外觀、也較舒適,能讓病人保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3-02-13
姚林君
她曾設想過一千種兩個人分開的原因。設想的劇本大多狗血又曲折離奇:他愛上別人,她不孕不育,或者父母不同意,兩個人好不容易約好一起私奔,卻在出發的時候大吵一架,各自轉身回家。她卻怎麼也沒想到,最終分手的理由會這麼俗氣:因為錢。
閱讀更多
3/ 16
第 3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