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郭美懿整理
很多人透過中醫調理體質,但對於所謂的「體質」卻一知半解,常以為疲憊、很累一定是「氣虛」,口乾舌燥就是「燥熱」。其實「體質」會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同時也會因後天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環境、甚至年齡等因素而改變。若是未經診斷就自行進補,恐怕適得其反,沒達到養生目的,反而傷身。
閱讀更多
2024-11-01
郭美懿
丈夫離世後,媳婦到底有沒有義務奉養公婆?日前有網友在FB社團發文表示,公公生前將可收租的房產過戶給3個女兒,另留了一間透天厝給原PO老公繼承。沒想到丈夫今年過世後,透天厝由她與2個未成年子女繼承,3名大姑竟以「繼承遺產就要扶養婆婆」為由,聯手要原PO簽署協議書,包括給婆婆孝親費、負擔日後生活醫療費、夫家人可住透天厝等,讓原PO傻眼崩潰。
閱讀更多
2024-10-0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要父母完全不再關心成年子女的生活,真的並不容易。我雖然不會過問他們的人生,但心裡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牽掛。 我在子女還在就讀國中和國小時,就失去了工作。或許他們體諒父親的經濟狀況,所以沒有人提過要出國做交換學生,讓我省了很多錢。我曾經直接斷了他們的期待,跟他們說:「我只負擔你們到大學畢業的學費,以後你們要念研究所或出國念書,請自己籌錢。如果未來要創業,我也不會出錢幫助你們。」 我的3個子女真的從來都沒有跟我提過以上的需求。既然如此,他們以後要從事什麼工作,我哪有資格表達意見?
閱讀更多
2024-09-28
劉韋德律師
上個月,小光來遺囑協會請求代擬遺囑服務,他的故事讓我覺得溫馨,但又有些令人心酸。他說小時候父親因意外去世,母親也離家拋棄他們,所以小光從小與姐姐相依為命。小光說自己不太會讀書,高職選了餐飲科,畢業後在一家餐廳當助理,後來做到主廚,工作多年下來也存了一筆錢,但由於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所以至今未婚。他來到協會的目的是尋求遺囑協助,他希望自己如果哪天遇到離世,能將財產做最好的安排。
閱讀更多
2024-09-18
郭美懿
許多人自認財產不多、親友關係疏離或覺得觸霉頭,不願預立遺囑,但日前新北市卻爆發黑心里長勾結警察、書記官「偽造遺囑」,將獨居老人的財產遺贈給詐騙集團,得手超過1.4億元!對此,律師蘇家宏在臉書發文提醒,「你不寫遺囑,過世後竟然有人幫你寫?遺產全進詐騙集團口袋」,建議獨居者都應有寫遺囑的習慣,讓「真遺囑」來保護你一生奮鬥的成果,溫暖你的家人。
閱讀更多
2024-09-18
曾慶正, 張惠如
買中古屋的風險比預售屋小很多,但是不等於「零風險」。
閱讀更多
2024-08-28
林暐鈞
遺產,是長輩遺留的禮物,還是關係中的毒物?生前不安排財富傳承、交給法定特留分,真是省事方法,還是家庭分裂的禍根?已執業15年的明恩法律事務所吳挺絹律師說,「曾有案例是父母沒立遺囑、或財產分配方法有錯失,導致日後子女爭產,官司一打就長達7年。」另有案例是爭產後,哥哥要寫族譜,才請她代為詢問、取得妹妹相關資料…「爭產完的兄弟姊妹,還會再聯繫嗎?有難度!」更有許多客戶分享:「沒想到手足會為了財產來告我!」
閱讀更多
2024-08-21
陳乃菁 醫師
身為老人醫學科醫師,失智症是生活日常,並不讓我害怕,反倒是怕在診間聽到長輩這樣說自己:「活這麼老,怎麼不死一死。活著真沒意思。」他們的表情灰心喪氣,可等我回顧一下他的病史,往往沒發現什麼大問題,沒罹患影響心智能力的疾病,甚至連衰弱跡象也沒有。年長者喊著想去死,但這種話晚輩可不敢接,更不敢主動問,於是我的診間常出現另一種與死有關的狀況,例如家屬會焦慮地問:「陳醫師,媽媽反覆住院,肺積水,營養不良,體重只有三十二公斤,我要怎麼幫媽媽增強免疫力啊?」我翻看病歷後說:「你媽媽已經九十二歲,身體又已經走到這樣的狀況,你們有想過依照媽媽的意願來處理嗎?她是希望順其自然,還是急救到最後呢?」家屬一臉茫然,「我不知道她的意願是什麼,她沒有清楚交代過啊。」接著又囁嚅地說:「我想,應該是不希望過多的醫療介入……可是我不敢做決定,萬一我猜錯了或者家人反對呢?」
閱讀更多
2024-08-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對於家中有失智...等身心障礙家屬的家庭,或多或少有聽過「監護宣告」這個法律專有名詞。
閱讀更多
2024-07-24
錢政弘 醫師
我常聽到病患詢問:「我明明吃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這時候我會問:「你早餐吃什麼?」大多數人的回答不是「三明治」就是「麵包」,這2樣都是屬於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我會提醒他們:「吐司和麵包是用油去揉麵粉做出來的,越鬆軟好吃的麵包,油加越多,早餐要換吃別的,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等。」
閱讀更多
1/ 19
第 1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