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問診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15

迎「芒種」濕疹也報到!濕熱易引發皮膚「紅、腫、癢、痛」…中醫示警:愛吃這些食物恐癢死

tCol 2023-06-06

郭美懿

迎「芒種」濕疹也報到!濕熱易引發皮膚「紅、腫、癢、痛」…中醫示警:愛吃這些食物恐癢死

今(6/6)日是24節氣中的「芒種」,隨著梅雨季到來,高溫濕氣重形成濕熱環境,許多人因此皮膚發癢。醫師提醒,夏天易引發濕邪和熱邪,造成濕疹、痰多、食慾不振、胸悶、排便鬆散等症狀。除了改善外在環境降低誘發因子,飲食上也要慎防海鮮、芒果、荔枝、鳳梨等過敏食物,以免使皮膚搔癢加劇。

閱讀更多

就算包紙尿褲,也要穿美美衣服!張曼娟:當我年老,穿衣仍是我的喜樂,使我生命不致黯淡枯索

tCol 2023-05-12

張曼娟

就算包紙尿褲,也要穿美美衣服!張曼娟:當我年老,穿衣仍是我的喜樂,使我生命不致黯淡枯索

我的幾位四年級朋友,已經進入了領敬老卡的年紀,是客觀定義上的長輩了。踏入花甲之年的我,也領到號碼牌,等著叫號了。當某些人還糾結在「叫『小姐』就好,叫什麼『大姐』。」的情緒中,我真心以為要珍惜被喚作「阿姨」的年紀,因為很快就要被叫「阿嬤」了。

閱讀更多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醫病共享決策」手冊 助病友積極疾病控制 法學高材生校園生活不容「異」:求學、交友、運動都受阻 全身癢有如螞蟻爬滿身

tCol 2023-05-12

廣告企劃製作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醫病共享決策」手冊 助病友積極疾病控制 法學高材生校園生活不容「異」:求學、交友、運動都受阻 全身癢有如螞蟻爬滿身

異位性皮膚炎被稱為最癢的疾病之一,患者形容病情嚴重時,皮膚到骨頭像是有上萬隻以上螞蟻在爬,加上紅疹與皮屑病灶,許多病人都會擔心他人異樣眼光,擔心自己受到歧視。26歲的賴定綸同學,出生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傳統藥物治療的改善程度有限,曾沮喪自覺像怪胎。使用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後,病灶快速完全消失,目前已長期用藥兩年,穩定控制,用藥安全性監測數值皆正常,每天神清氣爽煥然「異」新。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感謝健保自上(4)月起新增給付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用於治療12歲以上異位性皮膚炎中重度患者。醫學會同時發佈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幫助病人更加瞭解自己的治療方式。

閱讀更多

85歲國寶朱銘「久病厭世」輕生!台12%高齡者罹憂鬱症…鬱卒不是因為老,9症狀中5項應就醫

tCol 2023-04-25

郭美懿

85歲國寶朱銘「久病厭世」輕生!台12%高齡者罹憂鬱症…鬱卒不是因為老,9症狀中5項應就醫

台灣國寶級雕刻家朱銘日前驚傳久病厭世,在士林住家自輕生身亡!據悉,85歲的朱銘晚年慢性病纏身,需要定期就診服藥控制,曾多次向家人表達負面情緒。許多人以為,愛生氣抱怨、有負面情緒只是老化的一種現象,卻忽略高齡憂鬱症的可能性。據調查顯示,台灣約有5%至12%高齡者患有憂鬱症,衛福部2021年國人自殺率統計更發現,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突破新高,是每年自殺率數據裡的中高風險群。

閱讀更多

確診康復還是喘不停?當心是「肺動脈高壓」!這4種長新冠心肺共病別輕忽,嚴重可能致死

tCol 2023-03-21

郭美懿整理

確診康復還是喘不停?當心是「肺動脈高壓」!這4種長新冠心肺共病別輕忽,嚴重可能致死

新冠疫情趨緩,但仍有許多人受長新冠症狀所苦,時常感覺胸悶、氣喘、疲憊,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新冠病毒感染後的長新冠有許多心肺共病,包括肺纖維化、微血栓、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等,不能只當是長新冠後遺症而輕忽。

閱讀更多

關節炎沒治療,會變得不想活動,肌肉萎縮、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風險、O型腿

tCol 2023-02-21

NOW健康

關節炎沒治療,會變得不想活動,肌肉萎縮、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風險、O型腿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天天清粥、饅頭當早餐,71歲老婦血糖竟飆高「吃藥打針」也控不住!醫:腎臟、視網膜會慢慢壞掉

tCol 2023-02-16

翁申霖

天天清粥、饅頭當早餐,71歲老婦血糖竟飆高「吃藥打針」也控不住!醫:腎臟、視網膜會慢慢壞掉

一名患有糖尿病多年的71歲婦人,為了避免血糖波動太大,日日奉行清淡飲食如清粥、白饅頭等,並搭配吃藥以及施打胰島素,血糖狀況不僅不見改善,甚至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醫師透過 問診 才發現,原來主要問題出在「太清淡」,缺少蛋白質、太多精製澱粉的情況下,才造成血糖不可控!

閱讀更多

多喝水卻突然沒食慾、消化不良?中醫師教你這樣補充水分,才不會損傷脾胃、累積濕氣

tCol 2022-12-29

蘇鳳哲

多喝水卻突然沒食慾、消化不良?中醫師教你這樣補充水分,才不會損傷脾胃、累積濕氣

水喝多少要因人而異,不同人由於代謝能力的不同,對水的需求也存在著差異。

閱讀更多

63歲阿伯睡醒「眼白大出血」,竟是便秘惹的禍!醫揭生活中「這些動作」讓眼睛爆血管

tCol 2022-12-27

郭美懿

63歲阿伯睡醒「眼白大出血」,竟是便秘惹的禍!醫揭生活中「這些動作」讓眼睛爆血管

63歲的張先生早上起床,被家人發現右眼眼白紅了一大半,讓家人擔心是「眼中風」。就醫後才知道,張伯伯最近有便秘困擾,這幾天上廁所用力過度,竟導致眼球微血管破裂!

閱讀更多

長輩看病老說不清症狀?試著先紀錄6件事,讓照護變容易,找回一家笑容

tCol 2022-11-25

偉文隨筆

長輩看病老說不清症狀?試著先紀錄6件事,讓照護變容易,找回一家笑容

根據統計,假如不是特別罹患某種急性疾病或意外,許多高齡長輩的健康狀況也許原本好好的,但忽然就在幾個星期內就急轉直下,變得非常衰弱而失能,所以若不是與長輩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城市,除了常常打電話問候外,還是要抽出時間至少每個月見父母一次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