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0
蓮花基金會
在全球邁入高齡化的趨勢下,台灣正積極準備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上週五(1/17)蓮花基金會舉辦記者會,發表全台首份針對中高齡族群的「晚美人生大調查」,並推動幸福終活的理念。
閱讀更多
2024-08-26
黃靖文
「多數病患恐懼的不是死亡,是未來會怎麼活著!」全台首位罕病立委、現任 基隆市 社會處處長楊玉欣,她同時也是亞洲首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19歲那年楊玉欣突然跌倒爬不起來,緊急就醫才發現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身體的癱瘓處會逐漸從遠端肌肉向內擴散,且無藥可醫。罹患罕病,讓楊玉欣比一般人更早體悟到生死,她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病人」,無常隨時會降臨。
閱讀更多
2024-01-06
聯合報/ 記者 游明煌
基隆市 港西國小楊姓退休校警,在學校工作近20年,但退休只拿到41萬,因市府未經他同意將勞退金改為新制來算,他不服提告向學校追討,基隆地院法官認定他不只巡守校園,還負責國小操場、花圃雜草清除與花木修剪,符合「工友」的工作適用舊制,判決學校應依舊制給付差額近56萬勞退金差額。
閱讀更多
2023-10-23
胡肇芳 整理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前宣布,8月重啟發放重陽節敬老禮金1500元,民眾8/8~9/7可持敬老卡至各捷運站悠遊卡加值機、4大超商等靠卡領取,後續依序有現金匯款、公所指定地點及時間領取方式致送,如果逾期,10/12~11/13還可至定點親自領取。人瑞則由各區公所里幹事到府致送,全市預計逾55萬名長輩受益。除了北市以外,全台各縣市近日也即將陸續發放敬老金,《今周刊》也一併統整各縣市重陽敬老金資訊,完整懶人包一次看。
閱讀更多
2023-09-23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
今周刊編按:位於屏東科技園區的高爾夫球具代工廠「明揚國際」昨(9/22)日傍晚傳出爆炸事故,迄今已造成5死98傷5失蹤,其中包括4位消防員。殉職消防員之一的陳柏翰出身單親家庭,原本在基隆信二分隊服務7年多,為陪伴媽媽才請調回鄉,存的第一筆錢也是帶媽媽到歐洲玩。陳媽媽今(9/23)晨接獲噩耗後趕到殯儀館,傷心到全身癱軟,只能坐輪椅移動,爾後更昏厥送醫。陳柏翰的表妹受訪時則一度哭到無法言語,哽咽說:「大家都覺得你是英雄,但我們只想要你當一個平平凡凡的好哥哥」、「不用讓那麼多人認識你、不用當英雄那麼偉大……。」
閱讀更多
2023-08-24
趙閎毅
減緩及改善老年聽力障礙,可以讓長者與外界溝通順暢,提升其人身安全以外,也能有效降低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或失能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8-02
陳子萱
四十歲以前,詹斯敦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在國際物流界頗負盛名,四十歲後,兒子衛斯理確診為重度聽損,他毅然捨棄事業,學習失敗、學習為父,也一點一滴,活出新時代父親的樣貌。
閱讀更多
2023-07-04
聯合報/ 記者 林保光
美國健身女教練易紀茹31年前受領養到美國,在社福機構聯繫下回台尋根,雖沒找到親生父母,但終於與曾有90天「父女情」的警員許順和相遇。
閱讀更多
2022-09-06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編按:擔任國小教師二十多年,從學校孩子身上,神老師體會到每個困苦的家庭都有可能讓孩子走偏。她開始匯集多人的力量,偕同眾人之力注入資源,給予這些孩子適當的幫助。也因為陪伴發展遲緩的女兒一路學習成長,理解到遇到學習障礙的孩子需要什麼幫助。她開始成為有需求者與提供資源者中間那座橋梁。在這條行來不易的助人之路,她有一群和她有著相同信念的朋友,總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一呼百諾、挺身而出。即使遭遇網路批評與霸凌,她也努力轉念,重新站穩腳步,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有意義的事。堅持自己想做的事,堅持多幫助他人一點點,就有機會成為一縷讓人感到溫暖的光。
閱讀更多
2022-05-24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有鑑於PCR採檢需求暴增,北市的社區篩檢站已由12處增至24處,新北也設置38處篩檢站提升篩檢能量,民眾快篩陽性後該去哪裡PCR核酸檢測呢?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