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以「優雅退休 聰明投資」為題,分享台灣民眾因平均壽命再創新高,要如何因應「活太老、退太早、錢太少」這種潛在的長壽風險。
閱讀更多
2021-10-04
樂透人生─吳家揚
Q:52歲老王是位老師,獨生子小王是國立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為了學習投資實務,小王很積極加入學校股友社社團,也常聽投資講座,頗有自己的看法。大二時,兒子向老王要100萬元投入台股,後來覺得台股賺太慢就轉入美股,大三有賺到錢之後,兒子大膽要老王抵押房子貸款讓他去操作,兒子向老爸說,他立志要當「FIRE族」和「專業投資人」。老王面有難色來問我,那是什麼?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1-09-28
張家麒
「投資越簡單,人生越樂活」的樂活大叔施昇輝,先前獲大愛「人文講堂」邀請,與大家分享,不同於主流的投資理財觀念!以下為施昇輝演講內容重點:
閱讀更多
2021-09-16
蕾咪Rami
來自臺東務農家族的蕾咪,從月薪2、3萬到28歲財富自由,普通家庭出身的她是怎麼辦到的? 她利用下班後將錢投資自己,在短短不到5年內陸續完成研究所學位、跨海鍍金增強實力,成功擠進美商科技公司大門,坐擁百萬年薪,現在月收入六位數,更有多達11種被動收入! 她親身經歷了《富爸爸,窮爸爸》的ESBI過程:員工(Employee)、自僱者(Self-Employed)、企業家(Business Owner),以及投資人(Investor)。本書則是她完整走過這4種身分後,將自己實證有效的理財思維與方法,整理成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複製的3步驟收入翻倍致富術。
閱讀更多
2021-09-15
江季芸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閱讀更多
2021-09-14
黃嘉斌
編按:作者黃嘉斌在股市打滾超過20年,曾創下傲視證券業的76.3% 報酬率 。不到50歲就靠「被動收入」擺脫薪資束縛、財富自由,他的訣竅不是天天看盤、殺進殺出,而是:養股,閉著眼睛抱10年。
閱讀更多
2021-09-10
今周刊編輯團隊
從高雄菜市場裡雞販的小孩,到橫掃兩岸冷凍物流、不動產、旅館、餐飲的一方之霸,他狂掃別人不要的土地,敢標被高雄人稱之為鬼屋的85大樓,莊榮德就像集團名稱「海霸王」一樣,展現霸氣,剽悍地開創出今天的海霸王集團。但這位千億富豪,至今仍常騎著Ubike在台北街頭,細看哪裡有店面、大樓值得買進;莊榮德的故事,是台灣人從底層拚搏向上的一則傳奇,傳奇的背後,有著值得你我學習的膽識,與人生破框的勇氣。
閱讀更多
2021-09-07
呂秋遠
孝親費,學名叫做「直系親屬扶養費」,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長輩認為「兒女要給父母,不給會有報應」的錢,因為加上「孝」字,給的時候會比較高尚,所以稱之為孝親費。孝親費到底該怎麼給?每個人當然都可以有自己的標準,但是,要求兒女一定要給,或者一定要給一定的數額,這就會是「當初的理想和願望還在胸懷,只是被無情的現實掩埋」了。
閱讀更多
21/ 30
第 2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