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到錢就還房貸、買車付現金...這契機讓她翻轉「無債一身輕」觀念,5年滾出千萬退休金

存到錢就還房貸、買車付現金...這契機讓她翻轉「無債一身輕」觀念,5年滾出千萬退休金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

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從事公職或教職的人在個性上通常較為保守,不求大富大貴,但求擁有穩定的收入,並在退休時享有財務保障。認真工作、孝順父母、存錢買車買房、準備子女教育基金,這些也是東方文化的基本價值觀。

 

翻轉無債一身輕的觀念

 

我生了女兒後,隨即買了房子,突然多出過往沒有的育兒與房貸兩筆大支出,開始感受到經濟壓力。在無債一身輕的觀念薰陶下,我當時每存到一筆錢,便拿去還房貸,甚至2014年買車時,也是直接現金支付,唯恐讓自己再多背上一筆車貸的負債。

 

2015年8月股市下挫,等待許久的進場機會終於到來。

 

老師的薪水看似不錯,也很穩定,但扣掉房貸、孝親費、育兒支出、買車、食衣住行育樂等零零總總的開銷,其實也所剩無幾,所以當時我的資金只有100萬元。如同前面所說,我拚命還貸款都來不及,哪裡會想到要去貸款來投資股票,這從來都不是我的人生選項,借錢買股票簡直就是在賭博,風險實在太大。

 

以前每每接到銀行貸款的行銷電話,我總是很客氣的跟對方說不需要,然後快速簡短結束通話。就在萬事俱全、只欠東風,惆悵著因為缺乏資金,而要眼睜睜地看著投資機會即將消逝、感到遺憾之際,突然來了一通銀行房貸的行銷電話,正當我想要婉拒時,對方趕緊開口說,還是我把資料寄給你,你參考一下內容,之後再打電話跟你聯絡呢?

 

此時,我彷彿和宇宙接上了線,突然覺得其實可以先了解看看,然後就答應了她的建議。收到信件後,我發現利率很低,利息負擔其實不重,所以便請對方幫我辦理。由於要把原先銀行貸款轉到新銀行,需要辦理一連串的複雜手續,有些麻煩。後來,我發現只要將原本的房貸進行增貸即可,而且利息還比轉貸更低,我便回去跟和原銀行進行增貸。

 

如此一來,我等同讓這位行銷專員白忙一場,覺得很對不起她,於是寫了卡片跟她致歉,並隨信附上2張電影套票,謝謝她的付出,她收到信還打電話來跟我道謝,說我實在太客氣了。雖然我已不復記得她是誰,但至今每每想起這件事,我都滿心感謝她與那通電話,因為她扮演了我投資關鍵時刻的小天使。

 

我當時的房貸只剩100萬元,且享有教師利率1.64%,每個月償還金額約9,750元。增貸的部分雖不適用優惠利率,但相較於市場行情,取得1.88%也很不錯。我把想要以房屋進行增貸的想法告訴我先生,他很支持我的決定,我便開始設算究竟要增貸多少金額。

 

 

 

舉債投資的聰明方法

 

巴菲特在書中提到:「我們在舉債方面非常節制。真的需要借錢時,我們會嘗試取得利率固定的長期貸款。我們寧可放棄有意思的機會,也不願意背負過高的債務。」我們夫妻1年合計的家庭所得是200萬元,因此便設定以1年的家庭所得金額為基礎進行增貸,這樣便不會有太大的負擔,而且也能減少心理壓力。

 

以利率1.88%增貸200萬元,申請2年只繳息不還款的話,試算後發現每年利息37,600元、每月3,133元,對家庭支出影響不大。我當時鎖定的是非常穩健、大到不能倒的中信金,而且價格已從24元跌至歷史相對低點的18元,所以大幅降低了投資風險。

 

2015年中信金配息0.81、配股0.81,以那時候中信金18元的價格來計算,貸款200 萬元可以買進111張股票,次年若中信金的股利政策維持不變,將能領到近9萬元的股利,在支付完一年近4萬元利息後,還有5萬元的利差。

 

此外,111張股票還能配發將近9張股票,若以股價18元計算,市值約當16萬元。5 萬元利差再加上市值16萬元的股票,這筆200萬元的增貸在扣除利息成本後,將有21萬元報酬,故為一項安全又值得的投資。

 

因為我是預先做研究、確定投資標的、耐心等待時機、計算潛在獲利、預做風險控管後才去貸款,便能讓自己產生比較大的信心與安全感。若貸款金額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而且是拿到錢後才開始在茫茫股海中尋找投資標的,這樣會提高投資風險和無形的資金壓力。如果以融資形式進行資金槓桿,不僅利息更高,也有被迫贖回、斷頭的風險。如同諺語說的「借錢去賭博,一開始就注定會輸」,大家對於投資資金的取得方式,應三思而後行。

 

我2015年9月增貸後,發現用巴菲特所說的,以利率固定的長期貸款取得資金的優點是,你能知道每個月固定需要繳交多少還款金額,而且在現今低利時代下的利息成本不僅低廉,投資報酬率安全又穩定。有鑑於此,2年寬限期期滿後,我在2017 年9月又跟銀行申請延長寬限期,每個月繼續只繳利息不還本。

 

2019年9月期限即將屆滿之際,我再度跟銀行申請延期,之前銀行都只給2 年期限,應該是因為市場上的爛頭寸(閒置資金)實在太多了,這次銀行竟然一口氣讓我再延緩3年。這200萬元增貸利率,從一開始的1.88%降至目前的1.62%,每個月的利息成本由3,133元減少至2,750元*。

 

此外,我原先房貸餘額也從一百萬元逐漸還款至剩下50幾萬元,這部分的利率則是由1.64%下降至1.11%,每月連本帶利的還款金額也從9,750元減少至9,540元**。

 

過去在傳統觀念之下,我會覺得有負債、借錢是不好的,所以想趕快把房貸還完;現在的我,由於做足功課,所以清楚了解成本效益之間的關係,故能跳脫傳統的思維限制,讓自己在安全穩定的基礎上,放心追求財務自主的人生目標。

 

* 每月實際金額會略有浮動。

** 由於貸款餘額不多,所以相對利息金額減少幅度較小。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作者簡介_江季芸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博士、銘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期盼能讓更多不知如何踏出儲蓄&理財第一步的人,學習以安全、穩健的方式進行投資,為自己建立被動收入系統、享有財富自主的人生。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波段存股法,讓我滾出千萬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