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
楊倩琳
我們每個人一生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夢想想要實現,很多夢想都需要金錢及經濟上的支撐。
閱讀更多
2022-11-2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整理遺物是一件傷心的事,父親留下來許多自認有價值的東西,但在家人看來都無足輕重。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真該開始斷捨離,別覺得每件東西都重要,或認為總有一天用得到。前幾天去露營時,我忽然有感而發,一個帳棚裡的東西就足夠你生活了,家裡真的不需要留太多東西。
閱讀更多
2022-11-14
郭美懿
據內政部2022第2季全台房價所得比數據,台灣民眾平均不吃不喝9年多才能買房,房貸負擔率更高達39.62%,等於購屋者有4成收入都拿來繳房貸。房價居高不下,有網友便問若是中老年才買房,是不是乾脆把房子登記在小孩名下?對此,網路一片倒認為「有房才能真防老」,而財稅專家則以松山某知名家族爭產案為例,論述想「老有尊嚴」應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22-11-09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編按:全書日圓以臺灣銀行一月公告之均價0.27元計算)
閱讀更多
2022-11-04
日光大道房產的世界 / 張欣民
近兩年來,單身或是單親的購屋需求越來越多,他們在原生家庭當中已經不再是一家人,而是蛻變成親戚的角色,甚至可能被視為是外人。(原文刊載於2019/8/21,更新時間為2022/11/2)
閱讀更多
2022-11-04
嫺人
退休後財務面最大的擔憂,就是看著退休金水位節節下滑。特別是對我這種早退族來說,要面對漫長的退休歲月,那更是特別的重要。在這一節,我想把受邀進行公益講座的時候聽眾問的問題,還有平日讀者問的問題,做一個整理。
閱讀更多
2022-10-21
德瑞克・金尼
做為父母,你希望孩子可以充分發揮潛力、貢獻社會。你知道財務上的成功是實現此一目標的關鍵。你希望孩子們找份好工作,有能力買房,養家糊口,擁有光明的未來。孩子們值得擁有成功的機會,你希望他們能夠財務獨立。錢是好東西,孩子能有愈多錢,就能做愈多好事,不僅僅能為自己的家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也能為世界做出長遠貢獻。
閱讀更多
2022-10-17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
台灣房價高漲,要買下一間房已經不容易,但若有開車需求,又得考量是否該多花一筆預算來購買車位?究竟租車位好?還是自己買車位划算?有位車主表示,自己25年前買新北新大樓、沒買車位,如今退休後計算25年車位租金,發現其實租比買更划算。(原文刊載於2021/09/08 ,更新時間為2022/10/17)
閱讀更多
2022-10-11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
俗話說有土斯有財,長輩過世如留有土地,一般人都搶著繼承,但家住台北的陳姓婦人不同,明明繼承的土地沒問題,因是農地也不用繳地價稅、土增稅,可是卻堅持要辦理放棄繼承,地政士怎麼勸也勸不了,只好幫她辦理。
閱讀更多
2022-10-05
謝富旭
這是一個上班族活化呆資產,由窮變富的命運大翻身奇蹟,我們詳實記錄了他從借錢、投資、領息、滾利、換股的過程。(原文刊載於2018/11/7,更新時間為2022/10/5)
閱讀更多
6/ 17
第 6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