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
郭美懿
52歲的張姓男子染疫後在住家3樓自行隔離,太太和2名子女則住2樓,全家戴口罩、勤洗手、狂用酒精和漂白水清消,全程零接觸,但隔離3天後家人還是確診。醫師詢問一輪後,發現問題可能出在空調!由於天氣熱,張男緊閉窗戶開冷氣,反而讓病毒在空氣中停留,並從3樓擴散到2樓,成為防疫破口。
閱讀更多
2022-07-05
黃俊升
「乳癌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五年,就可結束療程。」──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
閱讀更多
2022-06-28
郭美懿
55歲陳先生是標準上班族,最近天氣炎熱,他有時會感到呼吸喘、有時胸悶,但稍稍拍拍胸脯、休息約1分鐘就有改善,所以自覺體健的他不以為意,以為只是過胖造成。不料,日前他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幾近暈厥,同事急忙打119。消防車抵達現場時,陳先生已心肺功能停止,救護員以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電擊2次才恢復心跳呼吸。抵達醫院後,醫師判斷是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實施心導管治療並支架置放術,才終於搶回一命。
閱讀更多
2022-06-27
陳亭均
2022/6/27編按:第3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本週六(7/2)舉行,史上最年輕三金(金曲、金鐘、金馬)得主盧廣仲,二度挑戰歌王寶座!他時隔5年推出《勵志論》入圍4項大獎,包括最佳華語男歌手獎、最佳編曲人獎、最佳作曲人獎以及最佳MV獎。他說,《勵志論》做了很多挑戰,因此他每項獎項都想拿、這也是對團隊的肯定!談到盧廣仲,這位給人感覺質樸、沒有半點明星架子的歌手,他的創作、他的人生觀,與他從小在台南鄉下和公嬤叔伯、數代之間的互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原文刊載於2018/2/12,更新時間為2022/6/27)
閱讀更多
2022-06-24
彭蕙珍
理財達人郭俊宏退伍後就進入科技業,並開始投資。他幸運搭上科技業員工認股潮,認購自家公司,賺了7倍,也曾經做科技基金投資大賠70%。經歷過股市多空洗禮後,他開始保守投資,「我不再奢望一張股票可以賺7倍,投資只要一年獲利10%就好。」「我很懷念獲利7倍的時候,但很快就被打回現實,幸好,我學到了很好的觀念。」過著簡樸生活的他更體認到一件事:「明明我每月花費頂多3、5萬元,為何想靠投資賺幾千萬元?」於是,調整投資方式。現在,投資3檔月月配息基金,過著穩穩月領10萬元的半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6-22
郭美懿
梅雨季過後,台灣宣告進入下 夏 季高溫天氣,近日動輒出現36、37度高溫,氣象專家更示警未來幾天體感溫度可能上看41度!台灣 夏 季炎熱潮濕,若長期無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將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發現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閱讀更多
2022-06-10
HEHO健康網
夏 天氣溫飆高,端午節過後各種小蟲跑出來亂竄,除了常見的蚊子、小黑蚊,還有蟎蟲、跳蚤等,只要一被咬,就會出現紅疹子,甚至會引發過敏等不適症狀。 由於每一種小蟲造成的皮膚感染,其症狀和處理方式都不太一樣,因此必須了解重的種類,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避免反覆發作。
閱讀更多
2022-06-0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在炎熱的 夏 天,身體出汗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不過現代人過度依賴空調、冷飲,又沒有每天適當運動鍛鍊,使身體失去了自我正常調節、代謝的能力,能正常排汗的人愈來愈少,不是大流汗、就是不流汗,更有很多人變成只會局部流汗。白雁老師指出,若常常只在某部位流汗的話,要特別小心。《黃帝內經》說:「諸病於內,必形於外」,人體內有問題,會體現在體外;而局部出汗的部位,就藏著許多健康訊號!
閱讀更多
2022-05-30
郭美懿
入 夏 後溫度逐日飆高,流汗多、尿量少,尿液濃度增高,也讓 夏 天成為結石好發的季節。據統計,尿路結石患者一年內復發率可達10~30%,五年內則有高達50~60%的人會再次發作,嚴重者可能導致腎臟永久傷害、甚至是引發敗血症!醫師提醒,結石患者每天應補充2000cc以上水分,尤其是需長時間在炎熱氣候下的工作者更要當心,應多補水、不要憋尿。避免隨天氣轉熱導致尿路結石復發。
閱讀更多
2022-05-27
偉文隨筆
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幸福感最大的來源,能夠帶來比金錢更大的滿足,這是許多調查與研究都共同呈現出的結論。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