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胡肇芳 整理
空中英語雜誌創辦人彭蒙惠(Doris Brougham)在8/5生日過後的隔天傍晚去世,享耆壽98歲。她出生於美國,1962年創辦「空中英語教室」,是許多台灣人學習英文的共同記憶,早年民眾得守在收音機旁聽彭蒙惠上課,教導台灣3代人學習英語,彭蒙惠已跟英語學習密不可分。2023年,前總統蔡英文參訪空中英語教室,將台灣護照交給彭蒙惠,歡迎她正式成為台灣人,並感謝她對台灣的貢獻。為台灣奉獻73年的彭蒙惠,在遺囑中特別交代「把所有一切全捐出」。前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悼念,她表示,彭蒙惠老師在台灣,一待就是超過70年。她不只看見台灣人的需要,也在這裡落地生根,奉獻她的一生,幫助台灣人學習英語,為台灣帶來福音。蔡英文表示,今年4月,是最後一次與彭蒙惠老師見面。每一次見面,她都會說:「我常常都為你祈禱」。謝謝彭蒙惠老師,總是在她遇到困難與挑戰時,為她帶來許多溫暖以及鼓勵。彭蒙惠老師曾經說過:「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而我的心在這,台灣就是我的家」。「彭蒙惠老師,台灣永遠都會是你的家。雖然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心愛的台灣,但是我相信,那美好的仗你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你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你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都為你存留。」其實,彭蒙惠的兩個弟弟已先她而去,然而她並不擔心那一天什麼時候到來。「就像你想出國,要先辦護照,不能直接跑到機場說『我要出國』」彭蒙惠比喻。她說的準備「護照」就是指信仰。「萬一遇到車禍、地震這些意外,最後一秒才說『我想上天堂』,恐怕來不及。如果準備好,任何時間去都沒有問題。」
閱讀更多
2024-08-07
郭美懿
人們透過節日祭掃來懷念逝去之人,朱全斌卻說自己罕至亡妻墓前,清明掃墓、平日三炷香也很少做,倒也沒有罪惡感。「有些人最難接受的就是這個人走了,我就失去了,但我覺得我沒有失去。」朱全斌說,當一個人對你的人生產生巨大影響,她便成為你身上的一部份,「譬如我有些思維、說話的方式都受她影響,成為我的一部份;所以有些部分的她是活著的,在我身上透過我活著啊!」
閱讀更多
2024-07-15
學老誌/陳珮蓉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在談營養之前,我先分享我對高齡養生的美好印象。記得幾年前去日本參訪居家營養照顧,有兩個場景印象深刻。在日本居家營養師的引領下,我們進入個案家中,迎接的是個案自種自製的冰梅子茶;而她是一位有巴金氏症而坐輪椅的老太太。另一個畫面,是我們參訪一個共餐點,來參加的長輩們全部穿著體面,展現精氣神!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儘管年老而身體功能退化,仍然能夠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同時還能分享親友,並且呼朋引伴常常聚餐並且認真打扮出場,能讓人維持年輕活力!而這些需要一些學習,以及主動積極的生活態度。高齡養生,熱量(卡路里)與心情能量是同等重要的。高齡營養保健,也有一些需要關注的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來,雙手舉高,嘴角上揚,大聲笑出來,要露出八顆牙喔 !」在公園裡帶愛笑瑜伽團練,總常常看到有些長輩不好意思張口 大笑 ,除了有損美觀的害羞外,最棘手的就是缺牙與口臭問題,尤其長期有抽菸、喝酒習慣的男性,口腔問題大多會讓他們失去自信。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人多的地方通常比較熱鬧,但有個地方就算人多,往往也安靜的讓人感到絕望。這就是我這些年來勤跑養老院的感受。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老頭子」從年輕時就喜歡到處服務他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總是全心全意,他從公車司機的崗位退休後,更是全職投入公益服務。但我認識他七年多以來,從沒見過他的家人一起來參加協會的活動,他總是說家人忙。
閱讀更多
2024-06-19
偉文隨筆
日本著名的企業顧問大前研一就主張,人從中壯年起就要每年培養一種新的興趣,他認為到退休之前至少要有二十種興趣,而且這些興趣最好各種類型都要有,動態的比如登山、打球、跑步,騎單車……等等,半動態的比如種田、園藝植栽、旅行,古蹟導覽……等等,靜態的比如畫畫、玩樂器、雕塑,捏陶土,寫書法……等等,全靜態的比如欣賞音樂、藝術、學語文……等等。之所以要刻意地接觸並培養不同類型的興趣,主要也是避免身體若有所變化,或者體力衰退時,仍然可以有適合的興趣可以投入。
閱讀更多
2024-05-03
郭美懿
「我超愛騎車,很奇怪,不會累~我希望80歲還能騎車環島!」今年70歲的李茂鸞,人生已來到古稀之年,斑白頭髮蓋不住她滿滿活力,不但天天騎車趴趴走,最近5年內還兩度機車環島。她說,排解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現場」,跳上機車,就是最好的出走!最喜歡一個人背著相機,漫無目的前進,藉著相遇不同的人生、邂逅不同的風景,讓老後的每一天,感受活著的興味與樂趣。
閱讀更多
2024-04-11
數位內容部整理
花蓮強震發生第8天,週三(4/10)受困砂卡礑步道的游姓一家五口,在重型機具開挖後陸續尋獲,其中一幕讓不少民眾看了難過流淚,疑似是游母抱著孩子一起遇難,在大石落下以身護兒。而在白楊步道與駐紐前代表蔡爾晄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一同受困、推著娃娃車的林姓一家人,則是在順利脫困後,於臉書上寫下4/3「這個難忘的一天」。他說,直到發文的半夜,都還能清晰憶起退回山洞後、那顆落石擊中的點,就是推車的位子,「黃色的塵土紮實地將我們家往隧道內部推去」、「心中只有最壞的打算,但至少我們會一起,不會有人會被遺留」。
閱讀更多
2024-03-20
劉潤
在一次私董會上,我給大家講了三個概念:自汙、示弱、看淡(見圖3-10)。 這三件事,看上去都是把自己踩在地板上摩擦。憑什麼,有必要嗎?
閱讀更多
2/ 28
第 2頁,共 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