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今周學堂
長期投資是實現財務自由目標的可靠途徑之一,然而,許多人卻常常陷入投資的阿呆谷,難以享受到複利增值的好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未能用適當的方式來投資,並且未能將「閒錢」這個概念妥善運用。一旦急需用錢而且錢必須從投資市場抽錢出來,往往就成為帳上曾經賺錢最後卻賠錢收場的失敗經驗!
閱讀更多
2023-10-16
莊宜芳醫師
75歲的林奶奶是輕度 失智 症患者,與她同住的先生是主要照顧者,兒女們住在附近,上班/上學日都會帶孫子孫女們回家一起吃晚餐。曾是高中老師的林奶奶,退休後做了很長時間的志工,也參加讀書會,但因為退化逐漸淡出這些社交活動,也不會主動聯繫過去熟識的朋友們,多數時間都是待在家中。在家中時無所事事,林奶奶會反覆問先生同樣的問題,或是一直確定他在哪裡?讓先生覺得與太太共處時幾乎無法做自己的事,感到壓力與煩躁…
閱讀更多
2023-10-11
郭美懿
許多人忽略糖尿病也是 失智 症的危險因子,事實上不論「阿茲海默症」或「血管型 失智 症」,糖尿病患者的 失智 症罹病率都會上升。
閱讀更多
2023-10-05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趙閎毅整理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 失智 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 失智 症的挑戰越來越大!面對 失智 課題,如何提前辨認 失智 症狀、診斷和及時介入治療,將會是最關鍵的一步。
閱讀更多
2023-10-05
郭美懿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1年提出「8020」計劃,倡導80歲以上老人能擁有20顆自然牙。不過據衛福部調查顯示,台灣80歲以上老年人全口無牙率高達12.7%,僅不到2成人還有20顆以上的自然牙。缺牙會導致吞嚥障礙,無牙也會增加 失智 、認知退化的風險,近年研究更進一步發現,每掉一顆牙,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缺血性中風等風險就會提升約1.5%!而造成國人缺牙的兩大主因,就是牙周病及蛀牙問題。過去衛福部推動6歲以下兒童定期塗氟,以減少蛀牙形成,今年(2023)起也針對65歲以上民眾、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7大類族群提供每90天免費塗氟一次,降低齲齒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9-18
莊宜芳醫師
9月21日為國際 失智 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 失智 12大危險因子,包括缺乏教育、聽力損失、頭部外傷、高血壓、糖尿病、飲酒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憂鬱、社交孤立、空氣汙染。這些危險因子綜合起來可以解釋達40% 失智 的成因與風險,其中聽力喪失占8%,排名第1。
閱讀更多
2023-09-17
優照護
陳家阿嬤下個月就要做90大壽了,鄉下親戚紛紛打電話來跟她道賀,並且要包車上來台北參加壽宴。認識的人都說她長壽又好福氣,不但子孫滿堂,個個都有不錯的成就,現在跟二兒子一起住在信義區的豪宅裡,但沒有幾個人知道,她念念不忘卻是以前在鄉下的日子。
閱讀更多
2023-09-17
數位內容部
謝幕時,19歲女大生傅晨寧挽著75歲的王爺爺登台,用青春燦爛的笑容與熱舞接受滿堂采。而王爺爺戲裡戲外演的都是「 失智 老人」一角,全場步履蹣跚、面無表情,卻在最後一幕大合唱時,眼中泛淚,讓舞台下數百張臉龐,用同樣的熱淚盈眶回敬他的演出。
閱讀更多
2023-09-17
郭美懿
大腦退化會漸漸改變 失智 症患者的一切,變得再也不像過去我們認識的那個人,無法像過去一樣互動、分享共同的回憶,甚至連個性都判若兩人…。面對所愛的家人永遠無法復原的事實,明明沒有離世卻像已經不在的衝突感受,照顧者要怎麼找到力量繼續照顧歷程,又該怎麼調適這些失落?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