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失能

顯示第 181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腦中風可怕的是,失能臥床多年才過世 林志豪醫師:改掉這習慣變健康、家人不擔心

tCol 2020-06-08

林志豪醫師

腦中風可怕的是, 失能 臥床多年才過世 林志豪醫師:改掉這習慣變健康、家人不擔心

演員吳朋奉因為腦中風離世,享年55歲,我們感到非常遺憾。腦中風雖然是十大死因之一,但通常不會立即致死,可怕的是會造成病患殘障、 失能 ,且時間拖很久,影響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醫師:有這些症狀快到神經科就診

tCol 2020-06-02

照護線上

「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有何不同?醫師:有這些症狀快到神經科就診

帕金森氏症是腦部變化帶來的問題,患者可能動作比較慢,比較不協調,看起來很僵硬,還常常跌倒,甚至拿杯子、寫字時手抖個不停。由於多數患者介於50歲到70歲之間,剛開始發病時大家都會說:「啊,沒什麼,應該就是變老了,不中用了。」而疏於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沒能及時面對帕金森氏症,之後生活品質可是會大打折扣。

閱讀更多

母摔下床失能,兒子回國第一件事送療養院、賣房子...人生,別讓子孫替自己「斷捨離」

tCol 2020-05-27

傅恪恩

母摔下床 失能 ,兒子回國第一件事送療養院、賣房子...人生,別讓子孫替自己「斷捨離」

斷捨離這個字眼,近幾年在博客來排行榜上一直很紅,儘管如此,看了那麼多間房子,還是往往從堆積物中,看到許多老人家對舊東西的執著,讓我忍不住想來分享,一個從房仲朋友那聽來的真人真事故事。

閱讀更多

 記性變差、脾氣暴躁、妄想?失智症常有「這些」症狀,都不是正常老化

tCol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記性變差、脾氣暴躁、妄想?失智症常有「這些」症狀,都不是正常老化

台灣約有28 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將在2065 年逼近90 萬人,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的失智患者尚未確診。醫師分析,原因在於重度失智者可能已臥床、 失能 ,或是輕度失智誤以為自己只是記憶不好,而未前往就醫。

閱讀更多

遠離中風!3原則有效控制高血壓,女性停經過早更要提高警覺

tCol 2020-05-18

林芷揚

遠離中風!3原則有效控制高血壓,女性停經過早更要提高警覺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而高血壓更是歷年來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腦中風、高血壓性疾病的共同重大危險因子,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預防保健》作息規律、少用耳機有幫助   不再雞同鴨講  戴助聽器避免聽力惡化

tCol 2020-05-13

楊雅馨

預防保健》作息規律、少用耳機有幫助 不再雞同鴨講 戴助聽器避免聽力惡化

聽力退化是一段緩慢的過程,慢而不易察覺,每年定期做聽力檢查,才能掌握自己的好聽力。

閱讀更多

這2檔就算買在高點,也比1%定存強!給50後準退休族的「不傷神」投資配套建議

tCol 2020-05-12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這2檔就算買在高點,也比1%定存強!給50後準退休族的「不傷神」投資配套建議

「照顧家人」和「照顧自己」是老天給每個人的考試,只有準備好的人才能考得好成績。衝鋒職場的我們曾經無畏無懼,但當照顧議題來到眼前時,才發現自己有多脆弱,懊惱知道的太少、準備的太少。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失能,注意4件事

tCol 2020-05-07

李偉文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李偉文醫師:避免腦神經退化、 失能 ,注意4件事

身為牙醫師,我當然會說牙齒保健很重要。有牙齒才可以好好咀嚼吃東西,消化好、吸收好,身體自然好。吃也是生活的享受、快樂的來源。牙齒更是門面,牙齒美觀,表情豐富靈活且說話清楚,對人際互動亦有幫助。

閱讀更多

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李偉文:獨自吃飯、看電影,是生命中最棒的時光

tCol 2020-05-07

李偉文

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李偉文:獨自吃飯、看電影,是生命中最棒的時光

隨手翻閱一本過期雜誌,看到一位著名社會評論家在文章中說「台灣的離婚率是世界第二高」,嚇了一跳。感覺周遭雖然有離婚的朋友,但好像不太多,不知道該統計是哪一年的或以哪個年齡層為對象。

閱讀更多

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肌少症」是老化現象,醫師2招減緩肌肉流失

tCol 2020-05-05

林芷揚

毛巾擰不乾、罐頭打不開?「肌少症」是老化現象,醫師2招減緩肌肉流失

患有肌少症的病人,日後也較容易跌倒、 失能 ,一旦罹患內科或外科疾病,也會有較多的併發症和較高的嚴重度及死亡率。因此,正確認識肌少症,可說是高齡社會的一項重要議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