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郭美懿
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3年全國家戶數約924萬戶,較2022年成長約1.65%,其中一人戶數約有332.3萬戶,佔總數的36%,比例最高,成長也最快速。少子化、獨居化、高離婚率,讓「 孤獨 死」不再是新聞中的罕見案例,果陀娛樂與公共電視合作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正是探討這個社會現象。製作人楊凱婷希望,透過這齣劇給大眾啟發,正視死亡,學會好好說再見。
閱讀更多
2024-08-23
郭美懿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意味著人們有更多時間安享晚年。然而多數人只做「生涯規劃」,卻不知做「生死計畫」,面對生命必將迎來的最終旅程,你會怎麼安排餘生?
閱讀更多
2024-08-15
于悅
除了分析操縱者的特徵和表現,其實「被操縱者」的特點同樣值得關注。畢竟,無論是在親密關係中,還是在職場關係等一般的人際關係裡,操縱都是在至少兩個人的互動中產生的。我會把伴侶當作一個互動單位來整體進行分析。因此,接下來讓我們把目光放到被操縱者身上,看看容易被操縱的人通常有哪些特點。
閱讀更多
2024-08-14
麥克‧諾頓
法國歷史學家菲利浦‧阿里埃斯(Philippe Ariè)將二十世紀稱為「禁忌死亡」的年代,他指出現代社會的做法會對當事者隱匿自己即將離世的事實,導致他們的親人也開始壓抑自己的情感反應。人類的本能往往是避開對死亡的思考,保護人們免於面對失去的痛苦,盡快忘記並繼續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8-05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Covid-19期間,政府要求大家進公共場合必須掃QR-Code,否則要手寫登記。我有一個朋友非常鐵齒,之前一直不肯用智慧手機。後來子女乾脆送他一台,免得被其他民眾嫌他耽誤大家時間。當時我也認為政府所有的規定都是網路及手機思維下的設計,對很多老人家並不公平。但時至今日,老人家也必須趕緊學習,否則就可能直接成了失能者。
閱讀更多
2024-07-27
彭冠宇
我站在那個親戚家的雜貨店(柑仔店)前站了許久,想起許多年少時關於雜貨店的二三事情,我的笑顏逐開,彷彿聞到那個夏天鹹鹹海風的味道…
閱讀更多
2024-07-26
多琪.柯恩
每個人都會經歷悲傷、空虛、無聊等不適的情緒,但不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經歷到這些情緒時,我稱之為「沮喪感」(the blues),它雖然很擾人,但終會過去。憂鬱症的類型很多,但跟沮喪感完全不同。憂鬱症的發作可能持續好幾個月,在這段時間,患者會感覺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
閱讀更多
2024-07-19
丁菱娟
說這個議題有些沉重,但就像日本作家吉澤久子所說的,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不管是單身、離婚或喪偶,最終我們都是一個人離去。所以每個人最好都要具備 孤獨 的能力,還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4-07-10
蘇家宏 律師
單身女性千千父母均在早年過世,從小由哥哥嫂嫂扶養長大,不料成年後哥哥也車禍身亡。千千看報導發現,許多單身人士死後財產被充公,若要避免這個情況,可以怎麼做?她能把遺產分給嫂嫂和姪子嗎?
閱讀更多
2024-07-08
蘇家宏 律師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遺囑,是最後一次管理財富的機會。就算只有十萬存款,也要留給最在意的人。
閱讀更多
2/ 30
第 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