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
毅冰
企業的發展一般都有這樣一個規律:許多企業在初創階段,往往充滿活力,但當企業發展逐步穩定後,卻慢慢變得僵化,傾向於維護既得利益和現有優勢,這時企業儘管能繼續發展,但是失去了亮點,逐漸在競爭中變得平庸,並且非常有可能在下一波行業變革時,被後來者趕超甚至淘汰。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企業抱殘守缺,不捨得放棄手中的利益,做事總是瞻前顧後,導致逐步失去機會。
閱讀更多
2021-12-2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在打第一劑AZ疫苗之前,有點擔心萬一副作用太大,造成猝死,屆時該怎麼辦?所以就決定和太太都先預立遺囑,免得真的發生不幸,沒能交代一聲,對在世的家人會造成困擾。
閱讀更多
2021-12-21
朱姵慈
遠赴北歐五國,橫跨北大西洋,踏上美國黃石公園的那刻,退休教授張介能對著死去妻子的遺物說:「這是妳最想看到的日全蝕,我們終於一起來了。」張介能的每張留影紀念,花布側背包從不離身,因為這是愛妻留下的遺物,它看遍全世界最美的風景,卻也在7年前目睹了一場,震驚社會的隨機殺人事件。
閱讀更多
2021-12-16
黃柏威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幾年前這句話大家朗朗上口。它出自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作品《先知》裡的《論孩子》,裡頭第一句話就與天下父母直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說的鏗鏘有力,聽的人都印象深刻吧!作家吳曉樂也以此為書名,寫下她家教生活的所見所聞,公共電視還拍成了影集,也引起大眾許多關注討論。
閱讀更多
2021-09-24
偉文隨筆
最近看了一本執業六十多年的日本律師的書,覺得頗有趣的,通常想像中律師就是應該幫委託人打贏 官司 ,但是她累積一輩子訴訟的經驗,卻說「別讓輸贏浪費了生命」,因為人心不能靠法律來裁判,法院所判的「勝訴」或「敗訴」,不能用來決定人生真正的幸褔。
閱讀更多
2021-09-0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時常遇到客戶詢問:「我需要訂定遺囑嗎?」、「財產的傳承,有需要規劃嗎?」「依照法律規定分配不就好了嗎?」、「遺囑,我可以自己寫一寫就好了吧!有需要找律師協助嗎?」
閱讀更多
2021-08-25
彭南元法官
艾莉之前曾結束一段婚姻,獨自帶著兩個兒子同住,沒想到大兒子卻因病過世,這讓艾莉難過地常常到墓園陪伴愛子。後經友人介紹認識現任丈夫威宇,他因喪偶,亦獨自扶養兩個孩子。彼此交往過程中,他頗能體諒、也小心呵護著她。尤其是艾莉養的三隻寵物狗更是他們的共同焦點,比如一起遛狗、一起幫狗狗洗澡,讓艾莉覺得找到真愛,生命再一次活過來。就這樣他們進入教堂,接受弟兄姊妹的祝福。
閱讀更多
2021-08-23
彭南元法官
大陸來臺的新住民,在臺灣本來就處於比較敏感的地位;雖然同文同種,但生活習慣與文化水平的迥異,夫妻雙方對婚姻的圖像落差大,維繫大不易。這些年,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兩岸矛盾叢生,在在都影響了尋常的婚姻角力。例如,本文中指出,在調解或開庭時,男方就不時流露出一些歧視污衊女方之語,諸如「一旦離婚了,希望她立刻離開臺灣,放棄中華民國國籍,滾回大陸去,永遠不准回來。」案例中夫妻雙方都有外遇,各自婚外生活璀璨,只是苦了夾在中間的孩子。因此,案子不算複雜,但調解委員責任重大,處理棘手與耗時甚久。經過多次調解、諮詢和法官開導,要怎樣取得最美善的結局?
閱讀更多
2021-07-21
孫悟天
為什麼要遠離股票戰場?乍看之下會解讀成股票市場是個危機四伏的戰場,所以我們要遠離它,也就是不要買股票。
閱讀更多
8/ 13
第 8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