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
瑞克‧韓森
改善人際關係最簡單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告訴別人你欣賞他們的地方,這不是奉承或操縱,而是出自真心,表達你的真實感受。你可以說出你的感謝、表達支持或敬意,希望他們會感受到你的欣賞,即使有些原因讓他們不以為然,你知道自己是真心誠意的就好。
閱讀更多
2024-01-03
文長長
朋友對我講了她媽媽的故事。她覺得她媽媽其實生活得很不幸福,即便只需要在家帶孩子、做家事也過得很辛苦,而且在家裡很沒分量,沒有話語權。那份對生活的話語權都在賺錢更多、承擔更多家庭責任的父親身上。即便父母還算恩愛,但很多時候,能明顯感受到母親的委屈。那是一輩子的委屈。所以,從小到大,她媽媽一直教育她要自強,要獨立,要努力,要能自己賺錢,不要過掌心朝上的生活。我說,我媽媽也是如此。即便我父親很好,但這麼多年,我也見證了她很多憋屈的時刻。從我記事起,我媽媽就一直跟我說:「以後不要想著靠任何人,一定要自己賺錢,一定要經濟獨立。」那時年紀小,處於女兒這個身分階段,看著美好的家庭,總覺得父母都過得很好,以為我媽媽這般說只是希望我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如今站在媽媽的視角,再回看這一切,才明白當年的媽媽肯定不安過,委屈過,有著很多很多的委屈時刻。她對我說的那句「女孩要獨立」,是不希望身為女性的我長大後也要忍受這份委屈。
閱讀更多
2023-12-21
郭美懿
「有位名醫說,人生是來出差、學習、考察、旅遊兼玩耍,而旅行正是實踐這個理念的最好方法!」憑此理念,78歲的林琼姿在5年前展開一個人的郵輪旅行,以108天環遊北半球一圈。她認為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年輕的秘方,因此趁體力、時力、財力「三力」俱全時,拋夫單槍匹馬出發。在此期間,她穿越2大運河、越過3大洋、登上紐約帝國大廈、解鎖冰島極光,用近2000張照片寫下熟齡壯遊的人生成就。
閱讀更多
2023-12-01
NOW健康
現代人常有肩部痠痛的問題,不論是長期久坐電腦前工作、炒菜曬衣做家事、搬重物或是運動時使用過度等,都可能因為姿勢不良或反覆承受外力而產生肩部的勞損或發炎。這樣的損害一旦發生,通常需要漫長的修復期;不過,專業醫師指出,目前透過妥善運用增生療法,能幫助患者從肩部不適中加快康復,重返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2023-11-12
呂秋遠
編按:近日一名自稱離婚律師的網友,在網路論壇Dcard以「媽蟲們真的不要鬧」為題發文,形容不少 家庭主婦 是「媽蟲」,「生了一個孩子就像吃了無敵星星」,在小孩上了幼兒園、甚至小學後仍不出去工作,在家沒生產力、寄生老公一輩子等等, 「被離婚也不用太驚訝」,引發網友不同看法。對此,律師呂秋遠發文回應,據他的實務經驗,結婚在台灣、以至於全亞洲的社會體系裡,對女人來說就是一件「穩賠不賺」的事,即便有所謂的「媽蟲」,他經手案例中也是少之又少。呂秋遠反問,「 家庭主婦 」這份沒升遷、沒同事、沒加班費,偶爾偷懶喝杯超商咖啡、有時候去百貨公司買點化妝品,就會被說是「媽蟲」的工作,到底應該拿多少薪水?可是一旦走到離婚一途,男人卻往往認為老婆生產力、只會花錢,因此奉勸女性同胞們別死守「這個家沒有我怎麼辦」的觀念一味犧牲,要好好愛自己。
閱讀更多
2023-11-08
徐采薇
繼在亞運划出金牌後,阿美族輕艇選手賴冠傑,在全運會再次囊括兩面金牌。接著,他已經劍指奧運,要在法國巴黎再創高峰。
閱讀更多
2023-10-24
劉秀枝
最近接連有兩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十六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十六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七十五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閱讀更多
2023-10-06
朱芯儀
編按:作者朱芯儀曾經是位演員,後來成為喜愛在網路上、節目上聊天分享,全心投入三個小孩的母親。她跟全天下的 家庭主婦 跟媽媽一樣,永遠覺得睡不飽,孩子跟先生就是她的發電機。 她常常覺得日子就是這樣,要喜歡每個小日子,偶爾夜深人靜時,會想著,這樣的日子,未來會如何呢?雖然常常會覺得怎麼瑣事這麼多,但柴米油鹽,誰家不是這樣呢?不要放心上,努力為了全家幸福努力最重要。 沒想到有一天⋯⋯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翻轉了她的人生。 如果人生總是有幾個更新階段。 婚前投身戲劇演藝行列的她是1.0、婚後成為母親的她是2.0,當遇到癌細胞後的她,在揮別了癌細胞,戰勝那些「壞東西」的她,則是朱芯儀3.0。
閱讀更多
2023-10-05
黃明惠整理
為什麼沒抽菸喝酒還會得肺腺癌?為什麼喝咖啡肝腎功能竟然一直衰退?為什麼一睡覺就鼻塞嚴重?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疑問?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病人跟醫師找不到病因的懸案,很可能都是和「慢性中毒」有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說,台灣人生活中常見5種毒,分別是吸入毒、黴菌毒、清潔化學毒、加熱與容器毒及經皮毒,急性中毒症狀凶猛診斷容易,但慢性中毒往往因為無自覺的習慣,導致不知不覺每天在中毒;就算年輕時肝腎功能較好,症狀不明顯,但長久下來,輕則傷肝、腎、心、大腦、骨髓和免疫系統,重則癌症。
閱讀更多
3/ 23
第 3頁,共 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