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沈瑜
高血壓、糖尿病、B肝帶原者,過去皆為保險公司重點觀察對象,不是拒保就是保費加倍。弱體健康險問世後,被認為「有病也能保」,但保險公司真的來者不拒?
閱讀更多
2018-01-23
大塊文化 圖片:達志
有不少人第一次看心臟科醫師時,才知道自己的收縮壓高達170 mmHg,甚至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時,仍不清楚自己有冠狀動脈阻塞問題,更令人遺憾的是有近一半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人,是在來不及送醫途中便已猝死,沒有機會與家人道別,留給親人長期無法彌補的傷痛、遺憾與追悔。
閱讀更多
2017-12-18
廖元鈴
已蟬聯35年之久!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統計,癌症仍是台灣10大死因之首,去年光是因癌症死亡人數就有4萬7760人,占死亡人數27.7%,換算成時間,顯示平均每11分2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
閱讀更多
2017-08-14
徐易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估,長期照護的潛在需求為7~9年,加上行政院衛生署的報告也顯示,平均照護時間也高達7.3年。假設每月照護費用25,000元計算,平均總共照護費用支出就高達220萬,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是相當沉重負擔,因此需要透過保險轉嫁這些風險。只是,要轉嫁失能風險,應選擇「長看險」、「類長看險」還是「殘扶險」呢?
閱讀更多
2017-08-03
李雪雯
全民健保不見得「什麼都給付」,即使民眾另外購買住院醫療險,假設不幸罹患特定重大疾病或傷病時,許多健保及住院醫療險都不給付的大筆金額花費,恐怕也只有重大疾病或特定傷病險,才能夠支應這些龐大的開銷。簡單來說,「重大疾病險」及「特定傷病險」就是讓被保險人在患病初期,就能領到一整筆保險金。它可以用來貼補龐大的醫療費用,或是做為緊急預備金,讓被保險人因病暫時無法工作、收入中斷時,作為薪資收入,避免因為疾病而造成整個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這與單純「分次給付」型的住院醫療險,甚至是傳統癌症險,在功用上存有非常大的差異。
閱讀更多
2017-06-01
柯富揚
大腸癌長年盤據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榜首,最可怕的是,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四大高危險群,平時應強化自身健康機能、定期檢查,才不會錯失治療先機!
閱讀更多
2017-01-13
健康醫療網
近日天氣時暖時冷。氣象局預報指出,入冬以來,第一波強烈冷氣團即將來襲,周五全台天氣轉為濕冷,北部可能出現12度以下低溫。醫師指出,天氣溫度變化劇烈,容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而猝死,建議有心絞痛的患者,及早就醫檢查並治療。
閱讀更多
2016-05-27
健康醫療網
全球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國內失智症人口約17萬人,但隨著人口老化快速,台灣失智症協會預估,未來50年內,平均每天以增加38人的速度成長。專家建議,要預防失智症,可從飲食著手,多攝取全穀、蛋類、魚蝦貝類及蔬果類,另外,喝茶、咖啡也幫助。
閱讀更多
14/ 15
第 14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