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翁申霖 整理
有錢人從外表上看得出來嗎?或許我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身背名牌包、開著進口跑車的人,便會覺得他們是來自上層階級,不過,在工作上見識過各種面孔的銀行職員來說,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一名在大型銀行擁有8年實戰經驗的行員,為此分享她觀察到的景象,是否能成為有錢人也與一個人的性格有很大關聯,真正的有錢人擁有3大特質。
閱讀更多
2024-02-01
澀谷直人
編按:過年大掃除,又到了歲末年終整理雜物的時候,你知道「斷捨離」還能讓你變有錢人?「有錢的時候,手邊的東西很少,當我家宣告破產時,東西反而增加,而且總是堆得亂七八糟。」今年28歲的作者澀谷直人,原本出身在富裕的投資菁英之家,可是當父親事業受挫、宣告破產之後,家境急轉直下。當時明明住在90坪的大房子,家裡內外卻堆滿容器雜物,父母為了撿便宜而買了一堆不需要的東西,墜入愈來愈貧乏的「負面循環」。澀谷直人22歲創業成功,達成年收1千萬日圓(約合台幣211萬)的目標後,發現那些為了讓自己安心而購買的東西,反而成為不安的來源,最終為了維持收入而過勞。於是開啟人生的極簡模式,將手邊的東西減少到250個、搬到不到4坪大小的房子之後,錢和時間都自由了。
閱讀更多
2024-01-22
翁申霖 整理
台灣有錢人竟比想像中的多?日前UBS瑞銀集團公布台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顯示淨資產在300萬至3000萬新台幣的「準富裕層」竟佔台灣人口45%,高達960萬人,資料曝光掀起一波熱議,有人直呼只要揹一間房貸就算準有錢人;專家也分析3點為何台灣有錢人這麼多。
閱讀更多
2023-08-04
楊賢英
尤其像我這樣的年紀,特別在意「吃」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自然知道什麼時候的食材是當季最新鮮以及買進價格最佳,當你在家吃著用5元一斤買進的番茄還加了滿滿蔥花的番茄蔥花炒蛋時,邊看電視新聞播報說「最近番茄一斤140元、蔥一斤也要250元」,難道不會覺得很爽嗎?
閱讀更多
2023-06-15
J won
編按:本書作者因經商,有機會近身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富者。他認為,不是有錢就能稱為富者,有錢卻沒時間花,或是成天處在高壓環境、凡事緊張兮兮,並不能算是富者。擁有時間、人際、金錢這三種自由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者。
閱讀更多
2023-04-20
蔡碧月
竹科工程包商蘇盛泉,60歲退休後意外成為在地名人,不是因為億萬身家,而是因為追夢的超級執行力!他買超跑、蓋夢幻莊園、打造三灣落羽松,甚至因為喜歡音樂,投入學習10種樂器,一開始先在自家莊園表演,如今更召集樂手成立大樂團,預計未來進行慈善巡演。
閱讀更多
2023-03-23
安德魯.哈藍
每每我問大家為什麼希望做某件事、買某個東西、達成某種目標、或是協助某個人時,得到的回應確實各有不同──但這僅限於一開始,如果我繼續追問「為什麼」,得到的答案聽起來就都一樣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行動或決定讓自己感到快樂、安全、或無後顧之憂。換句話說,驅動我們的就是生活滿意度。舉個例子吧,想像一下你心目中最無私的行為(純粹出於善意的行為),然後問大家為什麼要這麼做。根據我的經驗,如果我繼續追問「為什麼」,對方可能會開始說:「因為這就是應當做的事啊。」然而,當我追問「這為什麼是應當做的事?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到頭來大家都會說,因為那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全人、活得有目的、或者感到快樂。
閱讀更多
2023-03-15
安德魯.哈藍
編按:這世上有人賺大錢卻破產,也有人賺不多卻堅持行善──太多案例告訴我們,財富不代表自由,更不保證你的人生會成功又出色。 作者深入一般人對投資現實、以及金錢與幸福之間的誤解。你將透過投資的科學,以及發人省思的真實故事,改造你財務自由之路上偏見與不良行為,找到平衡金錢與美好人生的甜蜜點。
閱讀更多
2023-02-08
貳億貯男
作者貳億貯男27歲因為工作太辛苦,所以立志在年滿45 歲以前,要賺到當時上班族一輩子的薪水2億日圓,因此從股市小白開始學投資,結果在2019年43歲時即賺到2億資產(約4千7百萬新台幣)。起初只是想實踐現在最流行的FIRE.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但目前資產已累積超過2億仍繼續上班,他認為人還是要上班才不會與社會脫節,再加上為了保持穩定收入,並以年化報酬率10%為目標,期許在2024年達成3億、2029年達成5 億日圓的目標,繼續投資股票。
閱讀更多
2023-01-16
郭美懿
隨時代改變,現代家庭關係未如過去一般緊密,家族長輩過世後,繼承者可能對處置遺產各有意見,或是根本不知道有不動產可以繼承,使得許多房屋及土地無人繼承,最終流入國庫。資深地政士建議,若真繼承祖產,卻不知道土地在哪裡,可以花400元申請「指界」,「說不定還會發現自己是土財主,一夜成為億萬 富翁 !」
閱讀更多
2/ 9
第 2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