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0
李雅雯(十方)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讓你覺得似曾相識......當我企圖說出這段經歷,我感到一陣抑鬱。我的朋友不知道,我的讀者不知道,我的編輯不知道。16年前,我遭遇一場「家人的金錢勒索」,這是一段非常痛苦、非常糾結的人生經歷。
閱讀更多
2020-03-18
黑媽家庭經濟研究所
「用時間換金錢」看似是個大家都遵循的定律,但會不會「用金錢換時間」其實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閱讀更多
2020-02-21
湯姆.柯利, 麥可.雅德尼
根據杜克大學2006年的研究,我們的日常活動、思考和做出的選擇有40%或更多都是習慣,而我們帶到成年生活的大部分積習則都是學自父母、老師或環境。
閱讀更多
2020-02-07
謝可慧
希望你的善良不是因為愚蠢,而你也要保護自己不因為善良而受傷。聰明是一種能力,善良是一種選擇。我們總要為了自己,慢慢成長,讓所有的善良都讓自己豐滿,而非血肉模糊。
閱讀更多
2019-12-25
小虎文
「女性在更年期後,若有運動傷害會恢復得較慢;所以我會更重視運動課程的設計,要讓每塊肌肉都要運動得到,又要展現力與美,最重要的是『不受傷』」。
閱讀更多
2019-12-25
黃啟團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很多企業家發達致富後,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們都會雲淡風輕地說,自己的成功都是偶然,是因為運氣好等因素。可惜,大多數旁觀者會把他們的成功,歸因為其他方面的因素:因為人家老爸有錢或者有權,所以有錢;因為人家無惡不作,所以有錢;因為人家智商高,所以有錢……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不斷觀察那些有錢人,發現除極個別的發達致富是因為上述因素外,很多人變得 富裕 並不是因為智商特別高,也不見得他們能力特別強,更不能說是運氣特別好,因為有不少人正是運氣不好才成為有錢人的。那他們究竟是怎麼成功的,又是如何成為有錢人的呢?想知道答案,且聽我跟大家說個真實的案例。
閱讀更多
2019-12-17
彭芃萱
51年次的溫怡芳從小家庭破碎,加上母親總是批評她「很笨、很醜、很不乖。」常年的負面情緒,讓她變成討好型人格。29歲赴美依親、30歲嫁給來自瑞士的白馬王子,就在她認為人生自此順遂之際,前夫外遇,遭逢另一個生命重挫。幸運的是,她遇見了現在的先生;樂觀、自信的他,讓她重拾起對人、對生命的信賴。
閱讀更多
2019-12-13
陳俊欽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最慘,別人的都不怎麼樣,因為大家都最在乎自己的,別人的——看開點、隨便啦、加油啦、不要無病呻吟──如果比我有錢,那可惡了:不要處在福中不知福啦、不要窮得只剩下錢啦……
閱讀更多
2019-09-10
鈴木大介
年輕人應該是日本這個國家的重要資產,卻被犯罪組織吸收、消費,即使如此還是有年輕人前撲後繼投入、創立新的組織,而專騙老人的產業也絕對不會消失。
閱讀更多
2019-08-30
郭依瑄
55歲的葉麗娟,職業是婚俗媒人,擅長溝通、交際手腕靈活,曾幫助家境不 富裕 的新郎與親家溝通,2小時內替男方省了20萬聘金!多年來她促成無數美好姻緣,讓新人和雙方家長都滿意,婚禮也能順利進行,而這些成就,其實都要感謝那位,曾經讓她歷經數年「婚內失戀」的丈夫。
閱讀更多
13/ 16
第 13頁,共 16頁